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四十六節 血濺圍場(上)(1 / 2)

9月17日,晴

距離巴黎城以北大約10羅馬裏的地方,是一處廣袤蔥鬱的落葉闊葉林帶,原本棲居於此的日耳曼部族稱呼其位“烏拉姆”(日耳語中意為廣大),隨著羅馬大軍征服了這片土地,森林也隨即有了新的名字,伊夫森林(拉丁語中月亮的詞源)。

這片廣袤的森林中蘊含著豐富的木材、礦產以及動植物資源,而在森林外則是豐饒的黑土,隨著行省的合並劃分,這裏成為了巴黎城的附屬農業區,大量的老兵、無產平民還有釋放的本土奴隸紛紛在這裏獲得土地,建立村莊,由財政部、農業部協同直接進行管理,作為新農業改革的試點。

眼看著臨近秋天,野外的阡陌耕地中,作物經過農民們的精心侍弄呈現出喜人的長勢,層層疊疊鋪滿了地麵,村莊內雞犬相聞,一派寧靜恬淡的田園風光。

不過,從前天開始,這裏的平靜突然被一陣陣的馬蹄聲打破。一隊隊全副武裝的羅馬軍隊來到這裏,靠著樹林和溪水邊紮營,整天忙忙碌碌地在森林裏進進出出,在森林周圍拉起一圈警戒,似乎是要常駐的樣子,對於這些攪擾了安寧的軍隊,村民們卻並沒有絲毫的畏懼或是不安,相反,不少村民都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大膽地湊近去偷偷瞅士兵們究竟在幹什麼,直到負責警戒的軍士和聲讓他們離開。因為對於這些生活在巴黎城周邊的村民們來說,如今的軍隊已經不再是曾經記憶中的凶惡形象了,經過整編訓練的帝國軍團軍紀嚴明,在格拉蒂安、奧卡等人的要求下極為注重形象和風貌。

新的國防體係對羅馬軍團確立了全新的雙重要求,即在戰爭時期是隨時可以調動、戰鬥、勝利的鐵血軍旅,而在和平戍守時期,則是地方防止騷亂、訓練新兵、保衛人民和承擔工程的服務集體。

淳樸、勇敢、堅毅、強壯、忠誠的年輕人成為這些嶄新軍團的主體,他們從嚴格的選拔中脫穎而出,之後在軍區駐地接受甚至遠超共和國時期強度和種類的軍事訓練,以達到符合職業軍人的標準,而除了軍營訓練和野外拉練,這些駐地中的預備役軍隊還會時常接受附近城市或村鎮的囑托,由帝國工程部下達文書,由他們來完成需要強壯勞動力的重大基礎工程的建設,例如橋梁、國道、運河等等,除此之外軍區還會定期組織分派預備役軍團前往附近的村鎮,幫助平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進軍民之間的信任和感情。

這種奧卡借鑒於後世某黨軍隊的經驗,應用於在軍區接受基本軍事訓練的預備役軍團身上,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這些預備役軍團的士兵原本就是來自於附近村鎮的青年,他們在法定年齡前往軍營進行基本軍事訓練接受軍人生活熏陶的同時,又在無形之間感受並且形成了軍隊與平民之間不分彼此的魚水關係,而在他們結束預備役返回後無疑將會自己在軍隊中的所見所聞傳到地方,這樣一來不僅能夠重塑羅馬人日漸衰微的愛國觀念,同時又能為通過這些退役士兵的言傳身教給地方帶去源源不斷的法律、服從和務實的意識。

這也是在開發北疆的第一階段任務中最重要的一項具體措施,即通過大量在預備役中培養了基本素質的退役士兵在北疆拉起一個個由自耕農組成的農村,以從形式和生產力兩個方麵同時向傳統的羅馬莊園奴隸生產發起挑戰!

正是得益於這種實際上還是屬於社會改革的變化,在北疆,軍隊和民眾的關係正朝著牢固而信賴的關係穩步邁進,這也是為什麼毫無征兆地開來一支軍隊,這裏的民眾依舊能夠平穩生活的原因。

不過,就在昨天,軍隊卻派來了幾名傳令兵,曉諭村莊的居民們明日有重大軍事行動,未免意外,希望他們都能盡量呆在家中或是在村莊內活動,而不要隨意進入森林或是誤闖警戒區。得益於全麵改革以來對於法律觀念的宣傳,包括農民在內北疆的平民都開始自覺地了解法令遵守法令,而以村莊居民的淺薄常識,軍隊的命令某種程度上顯然比法律更加不容違抗,所以由老人、退役老兵、名望服眾者組成的村會立刻代表村莊表示遵從,並且一一通告各家確保每戶村民都能嚴格執行。

之所以要對村民們下禁足令,原因自然是為了今天舉行的秋狩順利進行,避免閑雜人等的行動而使秋狩出現什麼意外。

秋狩期間,包括格拉蒂安在內,幾乎整個北疆宮廷的重臣都將齊集於此,如此盛大的場合,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對周邊幾個村莊進行通知之外,先期抵達的軍團就是為了對秋狩圈定的圍場進行相關布置和例行警戒。

由於參與秋狩的人員眾多,特別是前線歸來的一眾軍團長、副將以及衛戍區的高級將領、軍官都會隨同格拉蒂安親自參與圍獵,因而圈定的圍場麵積十分廣大,幾乎占了伊夫森林的整個南部,總麵積的四分之一,可想而知,對如此之大的圍場進行隔離和檢查是一項多麼困難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