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九十節 安奎拉的家族(1 / 2)

自一年多前,北疆大軍平定日耳曼地區後,整個歐洲的版圖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先掌握在日耳曼人手中的中歐、西歐、北歐南部地區全部納入羅馬的疆域,而一口吃下去如此廣袤的地域即使對於羅馬來說也不禁有點消化不良,占領之後如何去管理和開發隨之成為北疆派係的迎麵難題。

如果還是依照舊式的傳統來對軍事占領區進行管理的話顯然是不合實際的,因為隨著日耳曼人的大舉遷徙以及逃遁山林,整個北疆除了極少數的一些城鎮就很難再找到什麼像樣的居民聚居城鎮,沒有城鎮、沒有固定的市民、沒有固定的文化圈,這些意味著羅馬接手的幾乎是一片仍處於開發極度原始的處女地。

一切隻能從頭開始,不過這一點對於呼籲帝國複興、厲行全麵改革的北疆派係來說,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丟給他們的是一張可以自由塗抹的空白畫卷,不過,任何偉業的起步階段總是難以避免層出不窮的麻煩和基礎薄弱的艱辛。

好在格拉蒂安的確是一位有心作為的年輕人,在老安德魯的協助下收攏了不少羅馬年輕階層的精英在麾下,正是得益於這些無論是從才能眼光還是品德信仰方麵都堪稱出淤泥而不染翹楚的人才,奧卡提出的改革才最終得以真正鋪開。

由於北疆完全是一片新納的領土,不僅是內部,四周的威脅和隱患可以預見的在相當一段時期內都仍會存在,因而根據實際情況從建立北疆政權基礎之初,就對北疆領土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劃分。

首先,西部邊緣海岸一線從南到北,以大陸架向內陸延伸30羅馬裏為準,單獨設立了海防區,駐守了兩個軍團,與隔海相望的不列顛守望互助,共同拉起一道主動防禦的屏障。其次,在北歐地區大量沒有能夠來得及遷徙的日耳曼人紛紛撤往該地區,躲入到冰天雪地的茫茫林海之中,雖然這些失去了根基的日耳曼人很難在短期內恢複到足以造成直接威脅的程度,但畢竟龐大的人口基數在,這個長久的隱患不容忽視,因而以新建的大型要塞呂訥堡為中心,十個野戰軍團為支撐在北部邊境構建起了一道由奧爾登報蜿蜒曲折直至呂貝克的軍事警戒線,這一從地圖上看類似走廊狀的區域也作為一塊特殊的地區被單獨標注和實行純軍事化統治,另外,利用這塊區域中幾乎一刻不停地爆發與日耳曼人小規模的衝突的特性,日耳曼軍區的訓練和整備基地也就順勢紮根在了那,以便就近憑借真實的戰場磨礪新兵。

以上是北疆的西部和北部,而中部和南部地區(範圍涵蓋後世的法國、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蘇黎世等國疆域),毋庸置疑自然是作為北疆派係的大本營,同時也是改革的核心區域,因為居於中央或是與意大利本土接壤,這些地區可能麵對的軍事威脅降到了最低,正好為開拓發展提供了一個相對安穩和平的環境。

然而,相比風平浪靜的中部南部和有備無患的北部西部,在北疆的東部地帶,卻是充滿了緊張的氣氛,甚至稱之為風聲鶴唳也絲毫不為過。當初平定北疆時,格拉蒂安將麾下的軍隊分拆成了幾個部分以分路出擊,從而以最短的時間結束戰爭。而在戰爭結束後,各路軍隊也就順勢駐紮在了最後推進到的位置上,鎮守一方,而負責向東擴張的正是安奎拉。

這位通過奧卡的介紹中道才加入到格拉蒂安心腹團體中的貴族青年也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奧卡第一次見安奎拉是在斯多亞圖姆之戰後的慶功會上,當時,這位年輕的貴族已經是帝國第七“克勞迪亞”軍團的軍團長,當時的奧卡還沒有自己的情報渠道,因而隻是了解到有關安奎拉的一些零星傳聞,比如他是一位擁有高貴血脈的羅馬貴族,他來自於一個世代相承的大家族,然而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卻發誓脫離了這個家族,獨自居住,後來加入了帝國軍隊,再比如他和奧卡一樣,幾乎是以毫無背景的身份在羅馬邊軍中憑借著一樁樁無可辯駁的卓著功勳獲得了瓦倫提尼安皇帝的慧眼識英,得以一路擢拔迅速成為一名將領,而最後,得知其身世詳情的瓦倫提尼安皇帝更是直接破格將其任命為軍團長。

這些資料顯然都很模糊粗概,幾乎很難重塑安奎拉令人好奇的真實人生曆程,雖然在格拉蒂安麾下共事時,奧卡和安奎拉兩人的友誼與日俱增,自然而然對他的了解多了不少,不過要說真正知道安奎拉的一切還是後來格拉蒂安親口告訴了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