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零八章 開倉賑濟(1 / 2)

宿遷縣的官衙庫房順利打開,陳文心有幸一見地方官衙的庫房是什麼模樣。

隻見那倉中糧食堆積如山,直頂到梁下。

她湊近細看,搬米的差役見了,都拱手侍立在一旁。

除了新米的芬芳,還有腐爛的氣息。

陳文義用劍在底下堆的米袋上紮了一個小口,裏頭滿滿地流出一些發黑的米來。

“這些是陳米,恐怕有堆積了二三年了。”

糧倉堆得太高,底下的陳米壓著,一直沒有被拿出來,就會產生黴壞。

身後的倉管小吏連忙道:“娘娘、將軍明鑒,兩江之地富庶,糧食充足。偌大一個縣衙倉庫,有些許黴壞也是正常的。”

陳文義收了劍,“那黴壞的米如何處置?”

當然是給災民吃了。

那倉管小吏幾乎要脫口而出,一句話從嗓子眼裏吐出來,又在嘴邊咽回去了。

“黴壞的米,定期會清理,然後丟棄。”

他表情的糾結模樣叫人看著就好笑。

陳文心也不是不辨是非之人,一個管倉庫的小吏能有多少權力呢?

何必苛責於他。

況且皇上說了,水至清則無魚。

這句話,她牢牢地記著。

米糧運出陰暗的糧倉,空氣中散發著一股子麻袋的氣味。

差役用板車或是驢車把糧食運去救濟堂,並給所有的災民登記領糧或是領銀的數目。

按照大清例律,天災中毀損房屋的,傷亡人口的,各有定額撫恤。

比如毀損一間瓦房的,撫恤一兩二錢銀子。失蹤或死亡人口的,大口撫恤二兩,小口撫恤一兩。

由於這些災民都是從臨近鄉間逃來的,目前還不能核實他們的實際損失。

陳文心做主先給眾人發糧食,銀錢先給了一小部分。

等到鄉間洪水徹底退去,這些災民能夠回鄉修繕房屋、重整田地了,再由裏正等逐一核實損失。

屆時再把該撫恤的銀錢補齊也不遲。

這個法子得到了百姓的支持,那些城門外的百姓是見過陳文心的,也聽到旁人喊她娘娘。

百姓們也不知道這位是什麼娘娘,口裏胡亂叫起來,漸漸就傳成了跟觀音娘娘似的天仙了。

陳文心沒有去那個救濟院,諒那縣令也不敢陽奉陰違。

小李子把外頭的消息傳進來,陳文心聽得失笑。

百姓們都有工夫閑扯淡了,看來是沒有性命之憂了。

陸續往宿遷縣城湧來的災民還很多,救濟堂已經住不下了。

差役在救濟堂附近指揮眾人搭建棚屋,一應的米糧銀錢和救濟堂內先來的災民一樣。

災民們圍在一起,他們一邊用土灶瓦罐煮粥喝,一邊說起話來。

“這大水也不是頭回發了,這回父母可真大方啊。”

“這父母不是原先的父母啦,聽說原先的被撤了官,那是聖上親自撤的……”

說話這人低頭喝了一大口粥,燙的他說不出話來。

旁邊那人見他故弄玄虛還不說到點子上,忙接過話頭,“這米糧和銀子,那都是聖上從宮裏帶來的娘娘的發的。”

“你來的晚了,沒見著娘娘,那真是活菩薩啊,天仙兒似的。”

一個人邊喝粥邊插嘴道:“什麼娘娘?是什麼名號啊?”

那人被他問得語塞,忽然想起來,旁人管她身邊那位“二哥”叫陳將軍。

“姓陳,是姓陳的娘娘!”

“嗨呦,那可是我本家!”

一個人捧著碗湊上來,“俺也姓陳啊!這位陳娘娘,真有你們說的這般體恤百姓嗎?”

“那當然!我告訴你,有個抱孩子的小婦人被守城的官老爺一刀割在肩膀上,流了一身的血。被娘娘接回去治傷啦!”

“喏!”

說話這人努努嘴,示意角落裏的一個漢子:“你瞧,那漢子就是那小婦人的丈夫,你不信,問他去。”

那人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隻見一個瘦弱蒼白的漢子,正抱著一個破碗,狼吞虎咽地喝著粥……

且說那受傷的婦人被呂宗帶回了別院,他藥箱裏都是京城帶出來的良藥,治療一個刀傷毫不費力。

那婦人包紮過後,由於失血過多便昏睡過去了。

陳文心吩咐人好生照看她的孩子,忽然想到她的丈夫。

方才城門那裏太亂,她隻顧著安排災民的去向,完全沒注意到那婦人的丈夫並沒有跟來。

這樣的一個男人,嫁了有什麼用?

她不禁為那婦人歎息,瞧那婦人的行為舉止,是個有烈性的人。

她為了孩子能不餓死,拚命地和屯兵糾纏,希望能夠進城。

而她的丈夫隻會縮在她身後坐享其成,就連幫忙抱一下孩子的行為都沒有。

這婦人流了一身的血,她的丈夫竟然心安理得地就自己離開了,也不管她和孩子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