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雨亭(1 / 2)

沿著池塘再往下走,隻見一帶粉垣,數楹修舍。

再走進方見有千百竿翠竹掩映,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陳文義道:“這便是聽雨閣了。”

她進門的時候聽陳文義說過,這聽雨閣是在園中經過挑選之後,特特安排給她起居之用的院落。

就連陳希亥都說,這聽雨閣著實有趣。

陳文心倒覺著眼前的景象有些熟悉,仿佛在哪裏見過似的。

她一路走著,一路觀賞。

隻見進門便是曲折遊廊,遊廊的頂上繪著各色寫意圖畫,有趙飛燕掌上起舞,還有李白醉臥酒家。

每一幅都配著詩句,趙飛燕那幅配的是“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李白那副配的則是“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每一幅都詩意盎然,一幅幅連著下去,是一個個精美的曆史故事。

陳文心一直仰著頭朝上頭看,陳文仁等人也配著她仰頭看,邊看邊評論畫作和詩句。

陳希亥走在後頭,忍不住咳嗽了一聲:“好生走路,仔細摔著。”

他這一開口,無論是陳文禮和陳文信,還是陳文仁、陳文義、陳文心和曾氏,都齊刷刷地低下了頭。

白露在陳文心身邊攙扶著,不禁咋舌。

陳家這位家主陳大人,話雖不多,一開口還是很有威信的。

陳文心低下頭和陳文義交換了一個眼神,曾氏則和陳文仁交換了一個眼神。

四人竊笑著,才見階下石子漫成雨路……

原是到了石子路了,怪不得陳希亥提醒他們要低頭看路。

隻見地上的石子皆是六棱卵石,色彩各異,煞是好看。

走過石子路便見著一個圓拱形穿花門,門上一個小小的竹製匾額,寫著聽雨閣。

“原來這聽雨閣藏在重重翠竹之間,果然清幽,又涼爽。”

她忽然想到了,自己為什麼會覺得眼前的景象有些熟悉。

這簡直和曹公筆下的瀟湘館,有異曲同工之妙處。

曾氏笑道:“姑奶奶進去就知道了,真正涼爽的還不在這裏。”

走過園中的大株梨花和闊葉芭蕉等,便聽得水聲嘩嘩作響。

陳文心不禁詫異,“這是什麼動靜?倒像是下雨的聲音。”

此刻晴空萬裏,怎麼會有下雨之聲呢?

大清朝又沒有水龍頭,否則她必定以為這是誰沒有關好水龍頭。

陳文義在前撥開一片巨大的芭蕉葉,道:“是這兒在下雨。”

眼前的一幕令陳文心愣在當場,一並連白露等四個丫頭,都驚詫不已。

隻見這院中還有一處水池,池中有一個不大的石亭,飛簷高高翹起。

石亭的頂部有水流泄出,從中心自亭簷順流而下,如下雨狀。

這一幕完全不符合常理,陳文心愣了好一會兒才試探道:“這是……自雨亭?”

她曾經在野史書籍上看到過,唐朝起便有這東西。

把亭子周圍的水源設法汲到亭子頂部,然後再沿著亭簷流下,就像亭子自己在下雨似的。

所以名為自雨亭。

這東西放到她前世來說,叫做噴泉。

放在大清朝,那可是件解暑的稀罕物,她還是頭一回見。

沒想到,念心園裏就有這麼一座。

怪不得陳希亥說,這聽雨閣著實有趣。

她忽然想明白了,這院落為何要叫聽雨閣,原來聽的是自雨亭的雨聲啊。

“正是,念念到了夏日最怕熱,這園子裏怕是一時冰山供應不及,還有自雨亭可納涼。”

陳文義解釋道:“蘇州那個獅子園裏,可沒有這個。”

這園子說是按著蘇州的獅子園來修建,實際上比獅子園更要精巧許多。

單說這自雨亭,修建之時就費了多少能工巧匠來築造。

自雨亭之上有竹製引水管道,引的是後山的山泉。

這山泉水流到自雨亭下頭的池塘中,再通過引水管道汲到亭子頂部。

而後水澆於亭簷上,清涼山泉從亭子四周傾斜下來,映著千百竿翠竹,越發清涼。

陳文心果然十分喜歡,忙道:“不如移步亭中瞧瞧。”

亭子為了自雨的效果,是修築在池塘中心的。

隻有一條大塊青石鋪成的小路通向亭子中,這一小塊地方是沒有雨簾的。

亭中列有石凳石桌,亭外有水流彎曲,環帶左右,涼爽無比。

眾人在亭中隨意落座,陳文心道:“這樣絕妙之處,若不舉行一場曲水流觴的盛會,當真辜負美景。”

陳文禮念了一段時間的書,也積極道:“三姐若是有意,也帶上文禮一個。”

陳文信最小,也不甘落後,“我也來我也來!”

陳文義挑眉,“四弟要來,隻能抄詩,不能作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