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百三十九章 姚啟聖(1 / 2)

皇上考慮了一番,最後還是搖了搖頭,“不必另行作法事了,一個因罪賜死的貴人,就按照答應的位分辦後事吧。”

答應哪有什麼位分,這宮裏像儲秀宮那些不見天日的答應,死了也就是一卷白棉二尺薄棺罷了。

這樣的嬪妃,自然死後也不能葬入妃陵。

陳文心疑惑道:“皇上先前不是還怕宜貴人陰魂不散麼?為什麼不做做法事,以求心安呢?”

“朕若是讓人給宜貴人做了法事,難免給人留下話柄,影響你的名聲。”

宜貴人剛死就忙著給她做法事,豈不是讓人心裏懷疑宜貴人是冤死,所以皇上才擔心她陰魂不散麼?

宜貴人分明是死有餘辜,不能讓人有機會拿住這樣的話柄。

陳文心一時感動萬分,皇上也怕宜貴人的鬼魂回來。

為了成全她的名聲,還是放棄了做法。

她拉著皇上的手,李德全識趣地退了出去,讓他們兩人獨處。

“玄燁近來是忙壞了,看你臉頰都瘦了一圈。”

她道:“我讓小廚房做了一道滋補的川穹天麻燉魚頭,湯是奶白的,魚頭香得很呢。”

俗話說以形補形,皇上最近費腦子費得多,她就給皇上弄一堆腦子。

魚頭也就罷了,前些時候還弄什麼豬腦猴腦的。

她自己都吃不下的東西,偏要皇上吃。

皇上一聽隻是魚頭,忙道:“好好好,一會兒朕多喝兩碗。”

兩人歪在榻上,陳文心看了看堆積的那些奏折的數量,笑道:“今兒的折子少些,難道有好消息了嗎?”

皇上歎了一口氣,“朕不顧索額圖和佟國維等人的反對,把滿八旗水師調回來了。”

這個意見向清遠等人很早就提出了,皇上一直猶豫不下,何以現在突然就下了決心?

“滿八旗水師在福建一帶,既不能下海,也不熟悉陸戰。五萬軍隊幾乎是雞肋,福建總督轉呈各州府官員的奏報,滿八旗子弟劣跡累累。”

皇上說著蹙眉道:“朕派他們去打仗,竟然生出欺辱婦女、搶占民宅這樣的惡事來,叫朕如何容忍?”

最終不是向清遠說服了皇上,而是滿八旗水師不但於戰事無益,反而會引起百姓暴亂的情形迫使皇上不得不撤回他們。

陳文心詫異道:“滿八旗水師是皇上的子弟兵,豈會如此軍紀渙散呢?”

“你有所不知,八旗之中,隻有正黃和鑲黃兩旗是朕直屬。剩下的都是皇親國戚、位高權重的大臣在節製。”

“這說的是在京中的八旗,水師是一向駐紮在黃河沿岸的,少在京中。他們空有滿八旗子弟的傲氣,又沒有京中八旗的敬畏之心。”

天高皇帝遠,這些滿人子弟不在皇上的監管之下,越發驕傲懶散了。

“大清入關才不過短短幾十年,當年隨著先祖逐鹿中原的勇士,都到哪裏去了?”

皇上雖然不想承認,但也不得不承認,“倒是綠營和漢八旗,待遇比滿八旗差得多,戰力和軍紀比滿八旗可不止好出一點點。”

先前三藩作亂的戰事,他就看出來了。

當時吳三桂已經攻到了湖南,再多進一些,就要和大清劃江而治了。

他死馬當作活馬醫,把能派出的軍力都派出去了,綠營是最後派出的。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綠營的軍力加入之後,大清的軍隊漸漸開始反攻。

這時朝廷才注意到,這個苦哈哈的漢人士兵組建成的綠營,居然有這麼強的戰力。

在北方的荒漠、草原和戈壁上,或許滿八旗軍隊會更加厲害。

但在南方,水域縱橫,山巒疊起。

那些地方原本就是漢人生活的地方,他們更為熟悉地形,更能適應作戰環境。

皇上自那時起才開始重視起綠營,給了他們更好的軍備和生活物資。

後來把陳文義兄弟兩調去了綠營,之後陳文義屢建功勳,成為綠營的實際執掌者。

一直到科爾沁一戰再立軍功,綠營的實力越來越強,待遇也和滿八旗相差無幾了。

既然綠營可以建功,漢八旗也一定可以。

皇上就把漢八旗的五萬兵力調去了福建,填補滿八旗水師的空缺。

陳文心喜道:“既然漢八旗的士兵已經調去了,想來收複台灣,是指日可待了吧?”

在她的前世,作為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她一直渴望著收複台灣。

誰想到穿越到大清,竟然又遇到這件事。

她隱約記得,曆史上台灣被收複了很多次。

那是祖國的寶島,雖然總有人想要分裂它,它還是一次次回到祖國的懷抱。

康熙就收複過台灣,雖然愛新覺羅後世子孫不孝,後來還是把它弄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