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9章 你的角度,決定你的高度(1 / 3)

人一旦站在高於自己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的時候,心態就會豁達,遇事就更理性,就不會隻在意眼前的一點利益。

公交車是一個沾染市井氣的好地方。

有對母女推著嬰兒車上來,坐在我前麵的座位上。起初,她們在商量過一段時間婆婆要過來的事情。女兒的語氣有點為難,婆婆想來看看孩子,不能不讓她來,但如果長住的話,家裏房間不夠,可能會不便。

媽媽說:“跟她說明白了,看看孩子就早點回家,家裏現在這麼擠,時間長了肯定不行。”女兒麵露難色,說跟丈夫商量一下,她作為兒媳婦說這話,婆婆想多了就不好了。“再說了,這房子也是我公婆給買的……”女兒說。

媽媽冷笑:“人家買的房子也沒寫你名字,是買給她兒子的。”女兒似乎有點心虛,聲音略小一點:“沒寫我的名字,但也是我在住……”媽媽又從鼻子裏“哼”了一聲:“那是為了給她孫子,又不是為了你!你還給她養孫子呢!”

我抬頭時,恰好從側麵看到了女兒的苦笑:“我養的是我自己的兒子,怎麼能說是給別人養的孩子呢?”隱約中,我又聽到媽媽“哼”了一聲,但沒再說話。

後來,她們七手八腳地抬著嬰兒車下車了,故事戛然而止。

盡管不知道後來的事情發展,但我相信女孩會處理好婆媳乃至家庭關係的。

她看事情的角度讓我相信這一點。

她有為難之處,也有非常周全的考慮,最重要的是,她看事情、做判斷不僅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以一種“占有資源本能”的心態來看待生活中的那些事情,而是一種更高的俯視的態度來分析這些事情。

人一旦站在高於自己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的時候,心態就會豁達,遇事就更理性,就不會隻在意眼前的一點利益。

當女孩不僅僅站在“占有資源本能”的角度時,她分析事情就會更公平公正――公婆的付出她心中有數,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回報,形成“互惠、利他”的良性循環,家庭氛圍自然也就會更加融洽。

站在高處,會讓一個人看到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的感情與利益,權衡利弊,理性分析,也就會有更溫婉的處理,更融洽的關係,更健康的心態。

太多時候,當你不再時時刻刻想要去占有時,你會發現擁有了更多,豁達的心態、更高濃度的愛情,以及家人的愛和尊重……

從前總是聽人說“你所在高度決定你的角度”,而我更相信――看事情的角度,決定我們每個人的高度。

那位母親的視角,更為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她代表了很多父母的心理底色――隻能而且必須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場來考慮事情,為他爭取更多的資源是自己的本能。

所以,公婆拿錢買房子是應該的,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兒孫,而沒寫女兒的名字就是不對的;所以女兒住在這棟房子但沒有直接擁有它,當媽的也不覺得好,甚至理直氣壯地說“你給他們養孫子呢”……當以平視的角度看問題時,很容易被現實的苦惱擋住視線而看不到前方,隻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困難、糾葛和煩惱。

就像是反光的鏡子一樣,被壞心態折射回來的光,最後隻照射在自己的身上,隻關注於自身的得失,為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借口,而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父母們會不自覺地進入這種誤區,愛會使人盲目,可這種愛的角度,卻會製造出更多痛苦和麻煩。

我認識的一個女孩突然鬧離婚,她跟丈夫感情一直不錯,誰知如今驟然進入了無法轉身的境地。

男方的硬件更好一些,有學曆工作好還是本市人,女孩來自農村,單親家庭。但幸而,丈夫對她和母親都很好,結婚之後更是給了嶽母家很多幫助,幫小舅子找工作,把在老家獨居的嶽母接到城市裏……

問題就出在了這裏。這位母親在女兒家裏住得久了,女婿對自己很謙和,對女兒也極好,漸漸就覺得女兒這一家之主的地位是絕對的,她有了高人一等的感覺,大事小情都要參與並說了算,無論什麼事都要給女兒討個製高點才罷休。

女孩因為一點小事兒跟公婆鬧了點不愉快,跟母親吐槽了幾句,母親覺得女兒被欺負了,連夜打車去親家家裏大鬧了一場,曆數女婿及父母對女兒各種不好,把對方數落得體無完膚,周圍鄰居全都被鬧出來看熱鬧……誰知,第二天,男方就提出了離婚:“既然你女兒在我們家吃了這麼多苦,這麼委屈,不如離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