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八十九章 出使楚國(1 / 2)

秦國疆域,風雲動蕩。

秦國的叛亂和義軍交戰,已經使整個國家動蕩不安,而北魏四國則借機參戰,侵吞秦國疆域,並由此和起義軍發生衝突。

北魏將領花木蘭猛攻舊吳,而葉淵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一直在物資上給予舊吳援助,而吳越兩國往日積累的仇恨由此淡化。

然而如今吳國支柱兵聖孫武早已逝世,再加上吳國兵力遠遜於北魏,因此被打得節節敗退,苦不堪言。而葉淵平定越國郡縣的同時,還得麵對零散的秦軍實力反撲,因此也無法抽調兵力進行援助。

吳國因此派使者麵見葉淵,希望他能向楚國請求援助。

葉淵當然知道吳國為什麼不自己派使者向楚國求助,原因在於兩國之間一直有著無法化解的仇怨,因此他們不便於親自出麵,隻要婉轉通過葉淵出馬,用唇亡齒寒的道理說服舊楚幫忙。

關於當年的事情,葉淵倒是有所知曉。

吳國曾經的重臣伍子胥同伯嚭本都是楚人,當初伍子胥父親伍奢本是楚國太子的太傅,由於伍奢才幹過人,深得楚國太子建信賴,引起太子建的少傅費無忌的嫉妒。有次,費無忌奉命去秦國為太子建娶親。因秦女長的貌美,就暗中掉包,將一個丫鬟嫁給了太子建,而秦女被費無忌送到了楚平王的床上。

不久,費無忌就讒言說太子建因為秦女一事,而打算謀反。楚平王立刻就捉拿太子建,太子建僥幸逃走,但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卻受到了牽連,被楚平王殺害。

伍子胥逃到了吳國,誓報此仇,後伍子胥助吳五戰五勝,以三萬士兵大破楚國三十萬精銳,攻入楚國都城郢,為泄仇恨,將以死多年的楚平王從墳墓中挖出鞭屍三百。

而伯嚭也同伍子胥一般,因費無忌進讒,株連全族,伯嚭僥幸逃脫,投奔伍子胥。伍子胥與伯嚭雖無私交,但是因為遭遇相似,同病相憐,就將他舉薦給當時的吳王闔閭,而伯嚭確有才幹,為吳伐楚也立下汗馬功勞。

這兩個國家由此交惡,一向互不來往,然而這次有共同的敵手,因此葉淵相信他們一定能冰釋前嫌,因此並沒有猶疑就接下出使楚國的請求。

如果能夠成功的話,吳越兩國都能緩解北魏帶來的壓力,而即便是失敗,對於葉淵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失。可惜的是範蠡還留在東漢,而黃月英並非六國中人,根本說不上話,因此他隻好親自出使楚國。

他準備好一車禮物,便率領上百名精銳士卒出發。

而目的地,就是楚國國都郢都。

郢都乃南方一個大都會。當時各國之間的商業相當頻繁,各國的都城,同時都是商業中心,郢都當然也是重要的商業中心。此外,由於它是長江中遊水陸交通的中樞,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為了長江中上遊的控製權,吳國沒少同楚國交鋒。本來,吳國是敗多勝少,但自從伍子胥向吳王推薦了兵聖孫武以後,孫武就為吳國練就了一支號稱“無敵”的水軍,在這水軍的幫助下,吳國一舉奪回了長江的控製權。

後來,吳軍在伍子胥的帶領下攻入了楚國國都,這才將號稱南霸的楚打殘,差點滅國。

說到底主要原因還是楚王的昏庸。

楚地從來不缺乏人才,他生產人才的幾率遠遠高於他國,可走私的人才卻恰恰同生產人才成為正比。

不說遠的,當以熟悉的來講。伍子胥、伯嚭、範蠡、文種這些哪個不是一等一的人才,如果楚王能將這些人才聚集起來,莫說掃吳破越,就算是爭雄天下也已經足夠,又怎會被吳國踩於腳下,不得翻身?

郢都位於紀山的南邊,又稱為紀南城,其規模宏大,由於交通方便,楚人在這區域又有深厚的根基,雖在二十年前,被吳擊潰,但因地大物博,人力物力不虞缺乏,故亦有一番盛況。

加上荊楚一代土壤肥沃,糧食充足,是如今楚國最繁華的都市,所有重要的建築,集中在位於中央的內城。

郢都城防極嚴,城郭入口處有可以升降的懸門,城外有護城河,日夜有楚軍把守。

葉淵一行人就被擋在城門口,等到葉淵表明身份後才允許進入城郭,然而在內城門再次遇到阻撓,守軍派人進去通報卻久久無人出來迎接。

樊噲是個火爆脾氣,差點就和守軍刀兵相向,被葉淵所製止。

葉淵心裏很清楚,這是楚國在給自己一個下馬威,看來這次出使楚國的布置,可能沒有預想中的順利。

既然楚國想要抖威風,葉淵自然不會讓他如意。

他出使楚國不能僅僅算是為吳國求援這麼簡單,這更標誌著楚越兩國自複興以後,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如果他在這個時候敵對方一頭,那麼以後說起話來,聲勢就會比楚國弱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