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92章 農民錢老板(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錢老板是個農民,而且祖輩都是農民。

相比自己的祖先,錢老板算是個讀書人。祖輩沒一個人識文斷字,錢老板五歲那年,他老爹過年從集市買回春聯,大年三十上午喊上錢老板貼春聯,兩父子忙活半天,第二天有人從他門前經過,發現春聯居然貼反了,就高聲吟道:“養子不教如養豬,養女不教如養驢。”

錢老板老爹滿臉羞慚,躲在屋裏不敢出來,開春後,賣了一頭正在生長發育的仔豬,狠心把兒子送進了學堂。無奈錢老板讀書就好比是趕鴨子上架,一本《三字經》念了半年還念不全,恰好逢上打仗,錢老板就丟了書本,跟著一個木匠學藝去了。

錢老板讀書不行,手卻很巧,三年時間就把師傅的全部手藝學到了肚子裏,有了一技傍身,錢老板膽子就大了許多,瞞著師傅開始在外邊接活。等到師傅發現自己已經沒人請的時候,錢老板的名氣已經在四鄉八村傳了開來。很多嫁女的家庭,一定要請錢老板打家具,特別是女人的梳妝台,錢老板能變換著花樣做,別人隻要聽說家具是錢老板親自打做的,不但豔慕,而且恨。原因是錢老板不是輕易能請得到的。

錢老板盡管有一身好手藝,還是得參加生產隊的勞動。錢老板的手天生就不是捏鋤頭把的手,隻要一捏上鋤頭把,他就會感到滿身奇癢,因此錢老板從來就不做農具,但凡經他手出來的東西,都是精美的家具,放到今天,與一些自詡為藝術品的東西一比較,錢老板做的東西仿佛都有靈性,一比就能比出來。

不勞動就沒工分,沒有工分就會連口糧也沒有。沒有口糧,錢老板一家就會餓死。錢老板硬著頭皮勞動了幾年,差點就把心思全磨光了。剛好區政府來了個幹部,也是南下的軍轉,家裏有個女兒要出嫁,要按照當地的習俗陪嫁家具,就到處找木匠,聽說了錢老板的名氣,親自到了錢老板家裏請他。

區裏幹部來請他,生產隊長自然不敢違命。錢老板心思一動,當時就表態,打家具可以,但生產隊要按全勞力補他的工分,否則寧願還天天跟牛屁股。生產隊長滿口答應,親自幫錢老板背著木匠家什送到區幹部家裏,囑咐錢老板一定要用心,為首長家打做最好的家具。

錢老板不動聲色,得知到區幹部女兒出嫁還得半年,就不緊不慢地做事,反正睡在區招待所,吃在區食堂。不操心不費力做了三個月,所有家具都是自己親自打磨,用砂紙一遍一遍地擦,擦得油光閃亮,水滑無比,又買來清漆,塗了三遍,到最後功德圓滿,區幹部驚得大嘴張開合不攏,所有家具都是按樹的紋理做下來,加上清漆的映襯,仿佛一件家具就是一棵張開樹丫的樹,不是藝術品是什麼?

區幹部差點就舍不得把家具陪嫁,想了半天,把錢老板留下來繼續幫自己還打一套,錢老板怕生產隊長不給自己工分,死命不肯,區幹部火了,叫來生產隊長,不分青紅皂白就罵了他一頓,命令生產隊長,錢老板在外做活,工分要按兩個滿勞力算,否則就撤了隊長的職。

生產隊長也是乖巧的人兒,當時滿口答應,又提出一個要求,說錢老板一個人做活,辛苦勞累,不如把隊長自己的兒子送給他做徒弟,以後髒活累活都叫徒弟做,錢老板隻需動動嘴皮子就好。錢老板並不想收徒,麵有難色地看區幹部。區幹部哈哈一笑說,收徒弟是好事!手藝要傳下去,不要等到錢老板死了,這門手藝失傳。

區幹部話說到這個地步,錢老板也不好推辭。從此就帶著隊長的兒子,在區委家家戶戶做家具,一做就做了三年。

等到區委幹部家家戶戶都擺滿了錢老板做的家具後,錢老板手裏已經攢了一點錢。錢老板攢錢的手段很巧妙,他平時都在區委禮堂裏做活,區委一些家屬閑著沒事都喜歡來看,錢老板就會利用剩下的一些邊角料,給人做一些小巧精致的小櫈,區委家屬都是些愛麵子的人,不好無功受祿,就從家裏找出些糧票布票送給他。錢老板拿著這些票跑到集市全部換成錢,幾年下來,攢了一筆不少的錢。

後來區幹部調到縣裏工作,管基建。就把錢老板叫去,要他組建一個民工隊幫著建房,錢老板自然高興,當即回到村裏,跟生產隊長商量了半天,把村裏的壯勞力全部拉到縣城,組建了春山縣第一個民工隊。當年錢老板的那個村,是全區最富裕的一個村,過年的時候家家殺雞打魚,家家請錢老板坐上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