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03章 軒然大波(1 / 2)

彙報會議如期召開。這次會議是我參加春山縣大大小小幾十個會一來最暢快的一次。我們就如出征的將軍一樣,懷著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壯烈情懷,昂首挺胸大踏步進入會議室。

會議室裏早就排列整齊,以關書記為首的大小幹部一字排開,黃奇善恭忝末尾,對著我們微笑一下,又正襟危坐。

會議由劉縣長主持,提綱挈領簡明扼要講了此會的重要性,特別提到此會關係到春山縣發展的思路,要求在彙報結束後最快拿出一個方案。與會的領導都深沉地頷首,臉上流露出少有的凝重。

我看一眼郭偉,他顯然很緊張,腿肚子在微微對發抖。他的眼光正好轉過來,與我對視一下,我輕輕地點一下頭,傳遞給他信心和勇氣。

坐在會議桌中間的關書記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他在麵前攤開了一個筆記本,一支漂亮的派克金筆擰開了筆帽,安靜地躺在筆記本上,帶著嘲弄的神色看著我們。

參加會議的都是全縣重要部門的一把手,常委一個不落全部到齊,沒有人說話,都眼巴巴地看著我們,等郭偉開口。

我是第一次參加這樣高規格的會議,心裏像郭偉一樣緊張。要知道在座的任何一個領導,都能決定我們的政治前途的生死。突然想起原來跟著柳權來縣裏開三級幹部大會,每次我們都像小偷一樣沿著牆根溜,找到一個位置,就埋下頭來,任會場山崩海嘯,再也不肯抬頭摻乎一把。

蘇西鄉是全縣出名的窮鄉,山高路遠不說,經濟更是一塌糊塗。柳權主政時期,他講骨氣,上任第一年就拒絕領國家每年撥的扶貧款,自己帶著全鄉幹部群眾,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總想著憑自己的能力,帶領蘇西鄉走出一條新路,走了幾年,發現沒路可走,這個時候又不好再張口問縣裏要扶貧款,隻好夾著尾巴做人。

蘇西鄉每次來縣裏開會,受表揚的必定是城關鎮,反麵教材一定是蘇西鄉。會開多了,人的臉皮也厚了,以後每次來開會,柳權總是愁眉苦臉,郝鄉長卻像一個菩薩一樣,笑眯眯的讓人滿心歡喜。

縣裏拿蘇西鄉沒法,以後也懶得再說,隻是在會上點一下名,任由他自生自滅。

像這次一樣如此高規格,單獨聽取蘇西鄉的工作彙報,恐怕還是春山縣建縣以來開天辟地第一次。

會議室裏靜得讓人有窒息的感覺。我鬆了鬆領口,悄悄握了一下郭偉的手。郭偉感激地朝我一笑,開口彙報。

“尊敬的關書記、劉縣長,各位領導,我是蘇西鄉黨委書記,郭偉。”他拉過我,介紹說:“這是我們鄉鄉長陳風。”

他正要繼續介紹下去,關書記打斷他的話:“不要介紹了,都認識。春山縣的領導,如果不認識自己的鄉幹部,豈不是失職?”

關書記的話讓會議室的空氣稍稍活泛了一些,其他領導的臉上都浮上來會心的微笑。

郭偉尷尬地笑,臉紅了起來,囁嚅著說:“好,我現在開始具體彙報蘇西鄉的工作思路。”

關書記頷首微笑,眼睛在我們兩個身上轉一圈,拿起筆記本上的筆,認真做好了要記錄的準備。

“我們鄉黨委集體研究,發展蘇西鄉經濟,改善山區群眾生活,是目前的首要大事。蘇西鄉地處湘南盆地,雨水充足,山高林密,全鄉現有人口四千八百餘人,其中瑤族八百,苗族三百多人。全鄉土地麵積三十平方公裏,是全縣麵積最大,人口最少,經濟最不發達的鄉鎮之一。”

郭偉頓了頓,這些數據都是我提供給他的,在蘇西鄉五年,我幾乎走遍了這三十平方公裏,對這裏的一切,不說了如指掌,但能心中有數。

“蘇西鄉的發展,首先是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就應該要有經濟的產出,單純靠從三十平方公裏的山林裏掏出一個金娃娃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蘇西鄉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油茶樹、杉樹和花生紅薯。

油茶樹是五十年代種的,四十年過去了,需要改良品種,也就是說,經濟產出這一塊沒有優勢。杉樹雖然都成林了,但國家有政策法律,不能濫砍濫伐,當然,即便能濫砍濫伐,也不是經濟發展的思路。因為沒有可持續性。如此看來,蘇西鄉幾乎沒有經濟產出的可能性了。”

郭偉侃侃而談,他口才好,隻要理順思路,說話就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我們鄉黨委集思廣益,終於找到了一條出路,這條路,可以讓蘇西鄉脫貧致富,還能帶動春山縣的經濟發展,讓春山縣從此也打出一張名片。”

郭偉的話像在平靜的水麵上扔下一塊石頭,所有的領導都睜大眼睛,等待郭偉揭開謎底。

郭偉卻不急了,朝我伸出手來,我靈泛地扭開一瓶帶進來的礦泉水遞給他,他笑笑接過,仰頭喝了一口。把手裏的瓶子朝領導們一揚,慢條斯理的說:“這條路,就在這個瓶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