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241章 興辦學堂免費上學(2 / 2)

在劉啟友看來,幾十萬兩銀子不是小數目的,可在龍霄看來是小兒科,區區幾十萬兩銀子,哪裏還看在眼裏。龍霄一聽劉啟友的話,就笑了,簡直太好了,區區幾十萬兩銀子就使全縣的村莊有了學堂,也算是自己這個知縣的一個功德了。龍霄就沒有動用官銀,而是用自己的體己銀子,拿出來了100萬兩,安排縣丞武超讓包村的那3000個巡捕監督執行這個事情。很快的每個村莊裏,就建起來私塾,都是一律的五間大瓦房,足足容納200人的學堂,每個學堂裏都聘請了4位私塾先生,每月5兩銀子,這在一個秀才來說,每月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龍霄拿出了的銀子是100萬兩,多餘的銀子就算是給私塾值班家具和書籍的錢了,這樣一來,全縣就能增加30萬人的學生,就算是有三分之一的人考取秀才,幾年之後,神物縣就有10萬多秀才了。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加上神物縣現在很多富裕戶,都是聘請私塾的,龍霄讓人統計了一下,隻是神物縣城就有10萬戶自己聘請私塾的,加起來可就有20多萬秀才了。

龍霄捐款100萬,但是,這全縣的1500家學堂,可是屬於知縣衙門管理的,自然是費用也是知縣衙門負責,龍霄定下規矩,每年的秀才考試,隻要每個學堂,每錄取一名秀才,私塾先生就可以獲得100兩銀子的獎勵,另外每考取10名秀才,加封每月一兩銀子的薪水,這樣一來,私塾的先生,就拚命的教習,絕對的盡心盡力了,這是跟自己的薪水掛鉤的,私塾先生就有了極大的動力。

神物縣有了眾多的私塾,學生數量一下自己就飆升到了40多萬,基本是適齡兒童都可以上學了,這也是省郡學政的功勞。劉啟友就上報禮部,並親自去了一趟禮部述職,把自己在神物縣的成績講了一遍。就是禮部也深感興趣,認為在全縣農村辦公立學校,這可是破了幾千年來的規矩,都紛紛表示懷疑,並質疑辦學的質量。禮部就派人到神物縣考察,果然是不錯。禮部就上奏皇上,皇上一聽大喜,就賞賜劉啟友為禮部儀製清吏司司長之位,專管國家的科舉考試。至此,劉啟友完成了自己的華麗轉身,由一名六品學政一下子就升職為四品司長。

後來,龍霄知道了劉啟友升職後,也覺得劉啟友是個人才,雖然有些枯名釣譽,但也算是一個為民做事的好官,就前去祝賀,並帶去了100萬兩銀子,作為賀禮,劉啟友甚是感動,此時,才真正感到龍霄是一個好官,比自己可要清明多了。自己還是為了自己做官,龍霄可是什麼都沒撈著,還送給了自己100萬兩銀子。於是,劉啟友就在一個覲見皇帝的機會,把自己在神物縣的政績,都歸功於龍霄,說是龍霄做出的事情,自己隻是出了一個主意而已,皇帝大喜。

皇帝一聽,劉啟友竟然把功勞歸結於別人,也說明是個德行高尚的,皇帝一高興,就賞賜了劉啟友黃金千兩,又讓吏部獎賞龍霄。此時的皇帝也知道,龍霄不缺錢,就沒有再賞賜黃金,而是自己親自書寫了一塊匾,讓吏部獎勵給了一塊大大的金匾,上書“積善行德”。龍霄接到牌匾後,沒有掛在自己的家裏,而是掛在了神物縣的大堂之上,一是為了提醒自己,二來也是提醒後來的官員,在神物縣任職,就要積善行德。神物縣缺的不是錢,而是一顆積善之心。

龍霄雖然沒有得到皇帝獎賞的銀子,在名譽上可是名聲大噪,不但在省郡掛了號,就是在禮部也都知道,神物縣有一位縣令,捐款辦學。龍霄在神物縣的名氣更大,每個村裏的學校教書先生,也都說知縣龍霄的德善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