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一百四十九章(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巨賈之路(19)

係統上買不到既是木結構,又能經得起遠洋航行的商船,李妍年沒有推卻顧明遠的好意,隻花了不到五百兩白銀,就買到了兩艘不錯的貨船。

和平商隊第一次下南洋遠洋,自然還是跟著顧家的商隊一起。這回徐子君他們有了自己的獨立貨船,終於能夠放開手腳大肆買賣,來去都是整艘船塞滿貨物,沒留半點空位。

到九月底徐子君一行人滿載著低價收購進的香樟木原木,以及南洋特產的廉價麻布平安歸來時,老周主持下的燒瓷作坊燒出了第十八對上品青天瓷對瓶,毫不意外地讓李妍年又收進一筆高達六位數的巨額貨款,真是應了那句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更何況燒瓷作坊這兩年來除了剛開始摸索那段時間所出上品不多,這一年來由於工匠都願意沉心鑽研,又有暫時不能參加鄉試的趙旭和毛豆兩人專心研讀李妍年從係統上買來的瓷器古籍,並學以致用,指導作坊裏的工匠們幾次改進燒瓷的火窯。理論與經驗這麼一有機結合,也難怪老周他們能接連燒出上品宋瓷來。

作坊和船隊的匠人夥計們用心幹活,李妍年自然虧待不了他們。每月都按時發放豐厚月錢就算是最基本的勞工福利了,加上每逢年節,人手一份的應季瓜果鮮蔬,或是布匹棉花,或是牛羊豬肉,總能讓清水鎮上尚不能果腹勉強持家的人們羨慕到眼珠子都成了紅色兒的。

可李家的燒瓷作坊和船隊並不輕易招人,大夥兒羨慕歸羨慕,也隻有看著眼饞的份兒。

這兩年李家村和張家村的村民跟著李妍年種地挖野菜,日子倒是過得比別處要滋潤許多。張幺妹和獵戶李家從李妍年這邊得來的土豆番薯旱稻等種子,再不必他們多費口舌宣傳,一到家就能被聞訊趕來的村民買空。其中不少還不是李家村和張家村本村人要的,竟還有附近甚至相隔百裏的村莊鎮子聽說了這些東西的高產好伺候,特地托熟人親戚婉轉從兩家購買的。

獵戶李家和張家兩年多的經營之下,也都和李妍年一樣蓋起了青磚大房。張家四個兒子除了張大寶還跟著黑豆在飯鋪上做掌櫃,另外三個都在李妍年的引導下改了行當。

二舅舅張二寶本來就是屠戶,現在一家人專心養豬,按著李妍年的要求有機喂養,到出欄重量時再統一趕到麻子溝山腳下一處新建的倉庫裏。李妍年現在賣家等級上去了,係統開放了活物買賣的功能,不必再像以前一樣,那麼多頭生豬都得集中宰殺幹淨了才能放係統上去賣。

三舅舅張三寶雖然還是做木匠活,卻不再接鄉裏鄰居的單,隻按照李妍年的要求帶著師兄弟們用南洋運回的紅木,香樟木打製撥步床等起臥家具。精工細作,一年甚至都做不出幾單,但李妍年這邊開給他們的工錢,養家糊口之外還綽綽有餘,遠比之前的收益要高處許多來。

至於小舅舅張四寶,泥水匠的活還在斷斷續續地做,但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種地上。李妍年之前賣家等級不夠,係統沒有開放大宗買賣享受快遞協議價和物流快遞的功能,所以買賣村裏人種出來的純綠色生態農產品就很吃虧,快遞費都能占了大半去。

但現在不一樣了。

原先一噸番薯,即使係統給出了一公斤十九塊的高價,但刨去快遞費,能落到李妍年手裏的也隻有不到一半的錢。自從有了大宗商品的物流服務之後,一噸番薯她也隻需要付出一兩百塊錢物流費,使得李妍年頓時對開發附近幾個村落的綠色農業有了信心。

除了極耐旱的土豆,高產的番薯,好養活的南瓜,李妍年還從係統上買到了水果玉米,鐵棍山藥等高價蔬菜的種子,全交給張家和李家兩家重點種植。幾個村子豐富的山林資源李妍年也沒有浪費,讓人種下大片的楊梅,枇杷,櫻桃等果樹。眼下幾樣果樹都還在生長期,雖然短時間內還看不到產出,但李妍年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李家村和張家村再不會是窮窩窩,隻有他們吃苦肯幹,總能從綠水青山中挖出金山銀山來。

眼看著大夥兒的日子跟著自己過得越來越好,李妍年心裏滿是驕傲和自豪。隻不過在他們沉醉在對未來的美好展望當中時,從北地傳回來的壞消息卻是一個接著一個。朝廷久攻大同不下,連著官家都險些又被遼人給拿了去,接著又是大金對遼戰場接連勝利,不但單刀直入一路殺進大遼王廷所在,甚至還有空隙殺了個回馬槍,半月之內,便將於宋兵僵持了半年之久的大同成功拿下。

隻可笑此時的大宋朝堂,還滿滿充斥著對皇帝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連著幾日,趙旭從顧家別莊上看完邸報回來,臉色都難看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