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三十三章 批儒(1 / 2)

頭磕的響,越響越是不甘,然縱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有儒之初便不事生產,喝西北風總不能活人,想存在就要依附他人,依附就是不做主,不做主,柔就是必須。固有“一命而僂,再命而慪,三命而俯,柔遜懦弱取容”的說法,說白了就跟混吃蹭喝的三孫子一樣,吼他一句就縮頭縮腦,攥拳跺腳立馬落淚,你要舉巴掌他立馬就跪下了,投機討好滿臉諂媚,和顏悅色討碗飯吃。又像藤纏樹,頑強的活著總要不停的適應依附者。

哪怕到孔子,哪怕曾感慨“五百年必有王者興,期間必有明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其數過,舍我其誰”,拉出論語中那段很體現夫子溫而厲的問答,定公問可有一言而興邦?答: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不就是一言而興邦?

這不廢話?知道君主難處的唯有他自己,跟你說?你是喜歡聽人隱私的上帝?要不是橫擔釘著胳膊胸口嵌木楔的造型別人能安心?能保守秘密的隻有死人!不能與旁人說就隻能自己做,堂堂君王白天跟老黃牛一樣悶頭拉車晚上跟夜貓子似得不得安寧,累的跟狗似得吐著舌頭,後宮那麼多嬪妃留給別人睡?要換弘皙,除了老大耳刮子也沒啥好送給你的!

什麼君王?發現人才並把人才用的跟狗一樣,除了歡實兒的守夜沒事還要來自己麵前搖搖尾巴用舌頭舔舔自己的靴子,完蛋一個再換一個,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專心享受生活!

或者不做主也有不做主的好處,肯定不會像劉邦那位二賴子一樣看著秦始皇巡遊的車駕隊伍感慨什麼“大丈夫生如是”,真能保持原色如一的不做主也能被王者相中,小狗子似地手一摩挲就眯眼尾兒的也算個樂子不是!

可你倒是從一而終啊!這個不行換了招數又來,勞心者治人堪稱淩雲誌,還規劃了一條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路線,說什麼“士士之仕也,如農夫耕田”,天生做官的?尼瑪,這是不篡位的取而代之啊!君權神授怎麼體現?我可以讓你幹但一定是我說了算!又要說了算還要自己幹,我找涼快地兒稍息麼?

再套用狗子的道理,除了齜牙咧嘴的狂吠幾聲一下存在感不算,甚至還要去抓抓小老鼠什麼的證明自己不是玩物……我需要的可愛,血糊糊我還能下手嗎?髒就不提,有個傳染病寄生蟲之類的咋辦?其惡劣程度更甚於成天抱在懷裏的小狗挺愛不釋手的冷不丁的發現它竟然吃屎,吃完屎還要舔你的臉舔你的唇,我勒個去!

不做主的時候覺得惡心,要做主又跟暴發戶似得更惡心!儒家注定顛沛許多年!

憂思出詩人,患難多作家,儒家子弟們閉門造車之後就拿出來推了……

第一,立足,一個高貴的出身。搞出身最好誇耀祖宗,至於怎麼誇耀,首在神奇,有異象才有異才,尋摸許久找不到什麼踏腳印而孕幹脆整出父母在外野合的“驕傲”,這事哪怕放現在……車震,裹著鐵皮還讓人咋舌呢,何況坦露?

其次要有坎坷的經曆,雕琢佛像還千錘萬鑿呢,孔子就有了幼時喪父中年喪妻老來喪子的淒慘喪門星身份。再次,不毀其誌,活的窩囊死得冤枉就沒啥好說的,遊離六國有教無類,小事經過藝術加工還能感動中國呢,何況孔夫子做的時的確不少。最後叫眾口鑠金。一人說好不算好,門下七十二賢人呢?所有無窮匱之徒子徒孫呢?

孔夫子就成了聖人,成了“素王”,說的話叫《論語》,整理的六經成了著作,連皇帝都不得不加封“大成至聖先師”。祖宗的問題解決了,作為“無冕之王”的子孫儒生們就有了底氣。畢竟,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麼,你是皇子我是王孫,大家平等方能對話!

第二,站得住,作一套提高身價的準則。積福之家有餘慶,“福”就是行事準則。儒家提出“寬柔可教,不抱無道,可親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殺而不可辱”,“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什麼意思?

遇上禮遇我的,我得拿一拿架子,就像花魁,等閑不得見,萬一要是野蠻的,就跟三顧茅廬的莽張飛一樣要麼綁來要麼一把火燒出這鳥廝,咋辦?和而不流,惹不起我就跟你,你得到我的身也得不到我的心,你厲害還是我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