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一零一零章 初涉旗務多奇葩(1 / 2)

“你等入京幾十年可還習慣?”

弘皙這話問的就像消化力去精神病院視察的領導,寒暄,無非是吃的可好睡得可好,生活的如何,可這話落在伍思明和伊夢耳朵裏無異於天籟,於是他們哭了,如泣如訴!

國族入關之前,旗內人丁按照身份高低可為三種,阿哈、披甲人和旗丁。阿哈是奴隸包括戰俘與漢人,披甲人專指歸降的朝鮮人,旗丁才是正經的國族。國族入關轉遊牧為天子供養,作為龍興之地的滿洲則由披甲人駐守持續遊獵。

大清最早出現鄂羅斯人是在康熙七年,披甲人“打野穀”弄來的兩個鄂羅斯小部落,跟逮著狗熊送給皇帝一樣當做貢品送到了北京。看夠了稀罕之後,戶部的建議將他們分散編入八旗滿洲正白旗下各佐領,而康熙著眼於黑龍江流域對羅刹的戰爭需要,將其集中編為一佐領,令其彼此相依,庶有資濟,特旨為鑲黃滿洲第四參領第17佐領,伍郎格裏任佐領,官居四品,伊番為副。

這些鄂羅斯人編入八旗之後很快送往黑龍江前線作“鄂奸”,負責偵察敵情和招降大清與鄂羅斯於雅克薩交戰,伊番孤身潛入雅克薩城,號召他們投降博格達汗也就是康熙皇帝,正是在他的招降下,固守雅克薩的哥薩克人最終決定放下武器投降。伊番也因此授予驍騎校尉,變成了鄂羅斯人第一勳貴。

康熙二十八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其中一條就是不再遣返鄂羅斯人,而康熙為顯示大國之君的胸懷,於多民族的等級構架中他們被置於與滿洲人基本同等的地位。定居北京,以兵為職並領有糧餉。朝廷為其安排住房派遣傭人,每隔三年發給四時所需衣服,並將步軍統領衙門收押的女犯配予他們為妻妾。其中一部分文化人還成為禮部衙門的翻譯。禮遇讓這些人由表及裏發生著脫胎換骨般變化,他們逐漸變得與一般國族沒了二致。

天下承平的特點是繁華,奢靡之風同樣侵襲這些“香蕉人”,眾所周知生活在苦寒之地的鄂羅斯人最愛的就是喝兩口,於是不多的錢糧如流水般泄個幹淨,尤其是那些臭脾氣的,在酒精的刺激下少不得酗酒鬥毆事,其囂張絲毫不弱於那些正統的“勳貴紈絝們”。

紈絝喜歡的是什麼?拔份!

正統紈絝靠的祖上的軍功,幾天的吃喝玩樂是先輩鮮血淘換來了,這幫渾身長毛的生番靠的是什麼?賣身!姥姥,那妙玉牛叉人家是賣藝不賣身,狗子一般的東西本該搖尾乞憐焉能比主子囂張?

私鬥逐步發展成群毆,五大三粗更經過戰陣磨練的鄂羅斯人還是屢占上風,這問題就來了——所謂獵鳥盡良弓藏,兔死狗烹,全線無戰事你這“鄂奸”敢不夾緊尾巴?全民公敵自然是風吹浪打!

頭一個是伊番,誰讓他是鄂羅斯人裏邊唯一的貴族還總愛替組人出頭呢?出頭的椽子秀於林的大樹必然是頭一個遭殃!

也許是無心也許是故意,伊番月例中的雪白精米也變成了粳米,中間還夾雜不少的白沙子,伊番哪裏肯依,直接打上戶部大堂,時任戶部尚書的馬斯喀先是用三十大板教給他“咆哮公堂”的規矩,隨後派了一名筆帖式領他參觀了一下糧庫,讓他知道什麼是“國民待遇”——大家都一樣!

或者你可以把糧食折現成白銀,粳米也按精米的價格算!都是老狐狸誰也別玩聊齋,莫以為戶部不知道你17佐領裏以次充好的彎彎繞!

以次充好是佐領伍郎格裏為領內“中層幹部”謀取的福利,被人叫破伊番羞愧而去,於半路遇上了某位勳貴,酒桌之上人家就說了,你可以去理藩院啊,理藩院尚書是咱們鑲黃旗人不說,咱們十七佐領可都是“外國人”呢,喝大了的伊校尉也沒心思琢磨這事合不合理,暈頭轉向的就奔了理藩院!

結果很悲催,尚書阿靈阿直接送他一通鞭子,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對客禮遇是泱泱大國的風範,?所謂食君之俸忠君之事,吃著我大清的錢糧卻說自己是外國人,是你心思不軌還是調戲上官?

打了也不算完,更扭送到滿洲都統處,魯什巴圖魯都統的處置的方法很簡單,不是喝了黃湯忘了規矩麼?清醒清醒再說吧!

被打的體無完膚的伊番枷號三日,他那三個混血的女兒都變成了魯什巴圖魯都統的枕邊人,都統他“老人家”就好這一口胸器,大被同眠之後,伊番被送回了家,幾番醫治無果就在老戰友伍郎格裏懷中吐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