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一三六章 大清莫非大廈將傾(1 / 2)

天下真的如皇太孫所做之千瘡百孔乎?這是席爾達的折子上字裏行間要表達的意思。

哪怕是提前一天上了,即便是昨天是弘皙開府,即便他以夜貓子的形式從天而降,即便他是不讓郭琇專美於前,康熙或許隻會一笑了之。千古一帝的夢幻催眠中,不怕皇太孫錯,錯的越多,調*教養成的感覺越爽!

可現在,字字句句讓康熙看起來都覺得刺眼剜心,朕早已幡然醒悟,還需要在你這重新刷一下被蒙蔽的經驗?

“熊賜履,你是首輔,席爾達口口聲聲稱這天下為康熙盛世,你來告訴諸臣工,這天下究竟算不算盛世?”

一句話也算點醒了貌似懵懂的滿朝臣工,小朝會他們沒資格參加,可席爾達在東華門的敘述他們可聽到了,言為心聲,遺物不用看也能猜得出是什麼內容,可皇上這話——這話就不該從皇上嘴裏說出來!

身子雖跪伏,但耳朵卻恨不能如警犬一樣豎起來,唯恐落下一個字!

“老臣萬死!”

熊賜履顫巍巍的跪的更低,他是順治十五年的進士,兩朝老臣更曾坐過帝師。

年輕時也曾以直言論事而著稱,康熙初,疏陳時弊為鼇拜所忌卻為幼年的康熙喜愛,康熙十四年便遷內閣學士,英武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十五年因票擬有誤而圖隱瞞被免官,二十七年複起禮部尚書,三十八年任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又兼太子太師事、修聖訓、實錄、方略、明史,差事繁雜方辭去禮部尚書職。

屈指算算,宦海沉浮幾十年,再多的棱角也磨平,如今的熊賜履以默識篤行為旨,一句名言在朝臣間廣為流傳,聖賢之道,不外乎中庸,庸,乃以為神也!

不偏之謂中,不倚之謂庸,以不偏不倚為形式之道的麵糊人,你讓他給斬釘截鐵的結論不是為難他麼?但一句“萬死”差不多也就給了諸位一個明白交代,畢竟都是做官的,師有疾,弟子服其勞。君有患,臣下當其憂。國有亂,宰輔首當責!

“老臣年迫古稀,乞請萬歲放臣歸鄉!”

“你這要撂挑子?”康熙冷笑一聲,“這也難怪,昔日論政三藩,你便告誡於朕國家方太平,以無事為福,倉促逼迫怕要犯了眾怒,隨後就有了草票之事,今日再來——”康熙惡狠狠瞪了熊賜履一眼,“前明劉基點評朱洪武,說可同患難不能共富貴,看來朕今日也要送你一語,可同富貴,不可共患難!”

這話有點惡毒了!

草票是熊賜履當日罷官的理由,時任大學士兼刑部尚書的熊某當日在上上書房當值,按照規矩,所有奏折都由當值大學士擬出處理意見再由皇上朱批。而從理論上講,上書房大臣的意見皇上都不會駁斥,一來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二來能進上書房的都是官場中的精華,真有拿捏不準的必然會請首輔大臣定議。

偏是熊某當日票擬的意見被皇上駁了,不合君意是為錯,按律當罰,當時的上書房首輔兼吏部尚書索額圖很快就拿出了處理意見——罷官!

迄今為止,熊賜履一直以為罷官的根本在於自己與索額圖的政見不合,或說自己這個下屬的一身傲骨讓索大人看不順眼!

可現在皇上竟然把“被”傾軋與三藩亂聯係到一塊,可同富貴不可共患難?自己是逃兵麼?自己罷官是康熙十五年的十月,其時王輔臣敗降平涼,朝廷與吳逆處於相持階段,雖曠日靡餉,但形勢已經朝著有利於朝廷的方向發展,真要做逃兵何必等到此時?

更可惡還是一而再,聖人誅心不假,可熊某也不是泥捏的,作為飽讀詩書的理學大家,他更看重士可殺不可辱!

“皇上——”俯跪在地的熊賜履猛地抬起頭,保養極好的老臉已是漲的通紅,但他總是首輔,深吸幾口氣重又低頭,“皇上,您誤會老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