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一六八章 平心,天下不可嬉玩(1 / 2)

“臣不敢妄揣聖君心思,但臣深知自身之病!”張廷玉大膽抬頭,“皇上,恕臣說句不恬的話,臣之病,根在社稷!”

“社稷?”康熙饒有興趣的看著張廷玉。

社者,傳說上古洪水,水正共工之子句龍就讓人們挖土堆丘,人在土丘之上居住以避洪水,每丘可住25戶,稱為“社”。句龍死後被奉為土神,也叫社神,稱之為後土。烈山氏的兒子柱做夏的稷正,掌管農業,死後被奉為農神,也叫五穀神。社稷著生養萬物,與江山並稱便是整個國家。

人可為江山社稷而病,但能為江山社稷而病的隻有一位,那就是皇上,正所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除此之外,怕是旁人就要嘲笑一句,你配麼?難怪張廷玉要加上不恬的前綴。

“你是上書房大臣,宰相之體,這話當得,起來吧,既是知病,就跟朕說說這病根——”原本談笑風聲的康熙突地想到一事,笑容猛地一斂——康熙也是一點就通的聰明人。

張廷玉說“社稷”二字可是重讀的。重音是強調也是若有所指。《周禮考工記》有載,社稷壇立於王宮之右,與王宮之左的宗廟相對,前者為土地五穀,後者代表皇家血緣,張廷玉所重讀的“社稷”就是引申後者!

皇家血緣,無非是三位,皇上、太子、諸阿哥、太孫。三代人,因為皇位傳承而糾葛。先是自己為磨礪太子扶起了諸位阿哥,並導致了諸子奪嫡的格局,兒子們勾結朝臣讓整個朝堂貌似穩定卻是暗流湧動。隨後就有弘皙的死而複生,拳打腳踢之後,太子之儲位安之若素,更有天佑太孫做三代之繼。

為帝君,之所以千方百計的磨礪太子,就因為改朝換代是朝廷頭等大事。傳承事,順理成章,於朝臣,於皇室,於天下,可喜可賀!即便有一體納糧引來的士子遊街雜音,以今日追繳虧空、厘清火耗、發放養廉銀之策相對,標於史書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因為石玉婷,自己對太子起了厭棄。國策由寬趨嚴,“追責”卻直指太子監國不力。赦出幾個被圈禁的兒子重授權柄,也必再掀諸子奪嫡的舊事,而自己把何焯直指太子的奏折交給佟國維,更等於明晃晃亮刀。

連自己都不知道,萬一太子牽連太深,自己會不會——廢立,康熙不願想!想來是張廷玉左右為難,才不得不“主動”稱病!

念及此,康熙澀聲一語,“衡臣,你這是在怨恨朕?”

“臣不敢,但臣有一言不吐不快,說完,請就鼎鑊,”張廷玉重重叩頭,“皇上,這天下既是您的,也是朝臣的,更是天下人的,萬萬不可嬉玩!”

嬉玩,史書之上嬉玩國事的隻有一位,那就是烽火戲諸侯,隻為博往後褒姒一笑的周幽王。以亡國之兆比擬康熙,難怪張廷玉要“請就鼎鑊”被煎炒烹炸。可,不吐不快!

刀指太子,太子焉能坐以待斃?三十年的太子,朝野之中自是盤根錯節,單是上書房中就有兩人互以援引,誇張點說,哪怕太子舉起振臂,從者怕不下十之二三!

而於朝廷上,跟紅頂白是人的劣根,趨炎附勢更是朝臣的常態,即便索額圖曾權傾朝野,焉能沒有富貴險中求,冒死做從龍者?如此,朝堂必亂!

治大國如烹小鮮,本是皇上常掛在嘴邊的一句,此時昏而亂鏟,卻奢望皇太孫做後手,可能麼?一方麵,對叔伯們拳打腳踢早已證明太孫純孝,這時候會忠孝不能兩全的斷橋看流水?上陣總是父子兵!另一方麵,若太子有失,太孫焉能如泰山?為自保太孫也不能置身事外。就那鄔思道,“不爭是爭”於暗鬥中能放之諸皇子而皆準,明爭,說不定有什麼吃人不吐骨頭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