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一九五章 太子之難,奈何阿山(2 / 2)

大膽點猜想,說不定阿山就是一麵向朝廷報災,要賑濟要減賦,另一麵則大發其財。更大膽點,那些賑濟錢糧怕是直接落盡了他的腰包!

朝廷賑濟,上上下下不知道要經過多少道手,近六十年沒出過紕漏,想來安徽甚至江蘇官員必定是上下勾連,沆瀣一氣!林林總總怕是上億兩的銀子,兩省的官員必定早被泡透了!

朝廷賑災,不知道又多少雙眼睛看著,遠的不說,就說世襲靖逆侯、江南提督張雲翼,就說江南織造曹寅,這兩位都是皇阿瑪的親信之人,而曹寅更是朝廷安插在江南的耳目!偏是都沒有回報,偏是隻有一個嶽子風戳破了窗戶紙,他們是沒看不透還是裝作沒看見?朝堂上的冠冕者,又有多少牽涉其中?

而救命活人的錢糧都敢動,別的呢?海關關稅,朝廷賦稅,他難道就沒有下手?

最可怕的推測,近六十年的時間,兩江總督換了一任又一任,江南的報災折子一年也沒少過,難不成“坐江南、撈銀子”已經成了曆任兩江總督的本分?

可這事不能順藤摸瓜,看那曆任總督,馬國柱,滅了李闖王逆軍的功勳。馬鳴佩,敗鄭成功寇海,保住朝廷漕運的大功臣。馬明佐,抗擊耿精忠保住江南一地的戰死英雄。張朝璘,天下百姓從吃廣東鹽變成吃淮鹽,就是他的功勞。麻勒吉,科舉滿漢分榜,他是頭一位滿狀元,世祖遺照草擬者,戰死江南,南京現在還有祠堂祭祀呢!

於成龍,太子少保,大學士,天下廉吏第一!董訥,活著百姓就立生祠,二十八年康熙南巡,百姓持香跪在生祠之前,求皇上讓董訥重回江南,皇上親口說“汝官江南惠及民,民為汝建小廟”。範承勳,太宗皇太極第一幕僚範文程之子,康熙親自手書“元輔高風”至今還掛在其祠堂上。張鵬翮,皇上說了“天下廉吏,無出其右”,現在還在黃河清淤呢!

扳著手指頭算算哪個能動?

站的位置不同,考慮的問題也不同。胤莪拿到冤狀想到的是幫太子“擦粉”,為自家世子添福,而胤礽坐在龍椅當思天下,想明白,弄清楚,他怎能不驚不懼,驚懼卻隻能咬牙忍著,他隻能狠狠發作阿山!

“殿下,稍安勿躁!”看完了冤狀,索額圖自然省的太子的惱恨與憋屈,撚撚胡須,道:“阿山此人,自吏部筆帖式曆刑部主事、戶部院員外郎起,十八年,皇上開博學鴻儒科,其以翰林院侍講身份,七遷至戶部侍郎。三十三年擢升都察院左副都禦使,三十五年隨皇上親征噶爾丹,參讚軍務。三十六年,授翰林院掌院學士,三十九年為兩江總督……”

索額圖不愧為三眼索相,阿山的履曆隨口拈來,娓娓而道,落在胤礽耳朵裏,沒有結論也是結論,一者,阿山乃皇上親簡,作為滿人中的博學鴻儒,聖眷優隆。二者,阿山曆任吏部、戶部、翰林院、都察院等職,履曆就是人脈是人望。三者,在兩江總督任上不過兩年,把所有的罪責都扣在他的頭上,還要非刑處置,真若叫起撞天屈,瘋狗亂咬,那就已發不可收拾了!

“別說了!”胤礽的一張臉成了鐵青色!

這比自己想的還多呢!阿山阿山,難不成真的千鳥難飛?

“他娘的,爺還不信,還收拾不了這個狗奴才!”胤莪之怒倒也不假,雖說他沒胤礽、索額圖想的這麼多,可他也知道,老索嘮叨的無非是讓太子哥哥投鼠忌器,問題是,不拿阿山他怎麼向張德明交代?不拿阿山,怎麼給自己的世子求賜福?

“太子哥哥,您不是鑲藍旗麼?這阿山也是鑲藍旗的奴才,拿咱們的祖宗家法治他,就算點天燈也不算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