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一九七章 有蓮三寸,太子之怨(1 / 2)

話說胤礽抬手去推浮碧亭的雕花樓空門,卻聽得“哎喲”一聲。

低頭細看,地上半躺著一個花信女子,一身明黃旗裝標明貴人身份,雪白的花盆底上,一雙小腳尤為精致,未及細看,卻是嗖的消失在衣擺底下,因為蜷縮,腰臀的曲線卻更突兀,就連胸襟也蕩起微瀾……胤礽看的眼睛一陣發直。

那女子羞惱抬頭,明眸善睞,鼻梁高挺,鵝蛋的一張臉麵帶著微粉,目光與太子的相對,粉靨也成了紅布,“太子,當心眼珠子掉出來!”

被赤裸裸羞臊,胤礽訕訕幹笑,“原來是母妃!”

“母妃”沒有叫錯。早在浮碧亭的是密嬪,康熙妃嬪中唯一的漢家女子。

密嬪入宮還有一段故事,話說,二十八年康熙第二次南巡,龍舟沿運河而下直至儀征。接駕官員中,有相貌清臒者,與道貌岸然者,但最顯眼卻是一個大胖子,天不熱卻是滿頭汗,說不幾句,整個人卻暈倒!

康熙又憤又惱,著太醫救治之後親自詢問,卻原來這位儀征縣令一向鶴立獨行,窮人與富人官司,他向著窮人,讀書人與尋常百姓官司,他還是向著窮人。為官近富,廉吏向民這好理解,可讀書人與官,本就有師生之誼,更說不定哪天就同朝為伍,偏向本該顯而易見,這位卻反其道而行,這就有點不讓人待見了。

此次見駕,旁人早早得到通知,從頭一天就不進麵食隻飲參湯,而他則是一早得到通知的,連飯都沒來得及吃,人胖是消渴之症,至於滿頭汗,不是熱而是虛。人雖奇葩,卻是能吏,儀征人口戶籍,錢糧徭賦,乃至風土人情,鄉野逸事都是隨口拈來。

康熙駐蹕之後更曾去儀征私訪,親自驗證王知縣之言後龍心大悅,人去縣衙恰巧遇上了王知縣浣衣的女兒,身段窈窕,姿容俏媚,更兼落落大方,動靜有度,當下驚為天人。

康熙回京,聖駕中多了一位王答應,而安徽蕪湖換了一位王知府。二十九年,王答應抬鑲黃旗,封為貴人。三十二年誕皇十五子胤禑,三十五年又生十六子胤祿,康熙龍顏大悅,冊封為密嬪。

密,知錯能改之意。之所以封“密”,是因康熙明知是違了自己親定的“滿漢不婚”之政,卻知錯認錯!

就在今年,密嬪又生了皇十八子胤禮。雖是連誕三子,可歲月卻似乎沒有在這個紅顏女子的身上留下痕跡,整個人就像一朵怒放的牡丹迎風搖曳,又如一枚熟透的蜜桃,一掐就能掐出水來!

皇上昏迷,太子至乾清宮理政,太後的懿旨再下,為確保皇上安心養病,六歲以下皇子隨生母回宮居中,後宮之中凡無所出者皆至暢春園侍疾。

追加的聖旨很有必要,皇上龍馬精神,前朝江山如畫,後宮也是美女如雲。此番病重難醫,說不定就有山崩之禍。依祖宗法度,先皇駕崩,所有伺候的妃嬪、貴人、答應等,皆入慈寧宮,與新皇非雙方45歲以上,不得相見。

而後宮這些佳麗年長者正處虎狼,年幼者不過雙十,慈寧宮的淒冷不是秘密,保不齊就有些“狐媚子”就要動了他念。

自隋朝開始,內亂便是十惡不赦之罪,太後的本意就是避瓜田李下的嫌疑。在她看來,一者,有所出者年紀更長,二者,太子總然不會饑不擇食寒不擇衣。

密嬪來禦花園本是為皇上祈福的。在她的家鄉,若有病患久治不愈,家人往往會於河邊放置蓮花燈,任其雖隨水或載或沉,以為祛病。

浮碧亭是最好的所在,卻不想太子突兀而至,漢家子女更重禮法,急著要走卻與太子撞個正著,打小纏就的三寸金蓮隻為搖曳多姿,如何站的得穩?貴人倒地,緊跟著就是太子進門,她的貼身宮女早就嚇得不知所措,傻愣愣的呆頭鵝樣跪在地上,這讓密嬪更氣的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