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二四四章 康熙大行,誰是凶手(1 / 2)

一刀飛,兩人倒!

若是戰場之上,太孫的神乎其技必當贏得滿堂彩,但現在,不管是侍衛還是兵勇,不光沒人為他一箭雙雕的叫好,一陣刀槍墜地的叮當聲裏,不少人甚至將自己的拳頭塞進了嘴裏,眼睛也瞪得大大的,看著太孫,看著太子,如康熙或李光地一樣,滿是不可思議!

作為旁觀者,從頭看到了結尾,如一部精彩的大戲,這出戲的名字就叫:王對王,死!

雖然是象棋的規則,於仔細琢磨也不是沒有道理。太孫稱孤,太子稱孤,隻有皇上才能道寡,寡,終究不敵眾,麵對太子太孫的合力,皇上注定倒下!似乎倒得還挺“沒品”,就像驚弓之鳥,太孫的刀光一閃,皇上就摔下了馬!

所有人的腦海都忍不住想到同一個故事,從茶館說書先生嘴裏聽來的,宋太宗與宋太祖之間的燭光斧影!但人家至少懂的避嫌,選擇在暗室之內,眼前這父子倆在大庭廣眾之下!

“悖逆”之行,在太子剛才那番義正言辭的“人言可畏史筆如鐵”之後,就仿佛那話隻對皇上一人有約束似得!

但沒人敢說怪話或為皇上叫屈,他們正經該為自己擔心。因為悖逆是太子之醜,是皇家之醜,注定要掩藏在光明的背後。而為了太子的正大光明,他們就要永遠的沉淪於黑暗——太孫剛才在降卒的隊伍裏砍瓜切菜已經為他們提供了實例,淋漓的鮮血無非要說明一句話:強權永遠站立在悠悠眾口之上!

“愣著幹什麼,還不救人!”

弘皙也沒想到這樣戲劇性的變化,方才投刀,隻是不想讓福壽膏毒害皇瑪法,至於那一刀是不是穿死了李光地,他真沒在乎,這點,從他的嘴裏的稱呼就能看出來,“那個誰”,分明就是路人甲一樣的角色!

但皇瑪法,雖怨雖憤,但總不能就隨隨便便躺在血泊中吧?眼神瞟過阿瑪,卻發現他是如釋重負的輕鬆。

胤礽自然是輕鬆,無情最在帝王家,從他坐上太子位之後,這句話就反反複複被索額圖灌輸,到了後來,覬覦儲位的手足兄弟們輪番的傾軋,皇阿瑪不光沒有一次站出來主持公道,甚至以磨礪為名寓意縱容,父子間的關係每況愈下,那點親情自然也就所剩無幾。

在熱河,康熙留著眼淚直抒君心,胤礽也吐露了心意,知心話雖暫解心結,但因為知心,彼此了解的透徹,源於石玉婷而引發誤會之後,彼此間連觀察或再給機會的麻煩都省了,隻剩下直白的“厭棄”!

到胤礽梗著脖子為兄弟們立規矩,生生把康熙氣暈,已經是簡單粗暴的碰撞!

若以忠孝論,太子所為當圈當殺,但因為國不可一日無主,他反倒得了親政的便宜。對野心家來講,除了當頭一棒,一丁丁點兒的綏靖政策隻能助長“熱情”!當弘皙以鮮血喚醒了胤礽蟄伏的勇氣,他已經打定了讓皇阿瑪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的主意!

言語做刀,兒子更給力,有子如此,有父如此,他怎能不輕鬆?弘皙這一聲喊,他也回神了。他知道這時候自己最該幹的是什麼,麵色一戚色,一聲悲呼,“皇阿瑪——”

抬起袍袖,恍若拭淚樣往臉上一抹,隱在袖子下邊的拳頭卻捶在鼻子上,因為打得狠,不光是淚如泉湧,腦袋也有些暈暈的,一路踉蹌著淚奔到康熙身邊,一邊伸手去探視康熙的鼻息一邊哭號,“皇阿瑪,您說過不平則鳴,兒臣牢記教導,隻想要句公道話,就為了一匹馬,您又何必這樣嚇兒臣呢?你這一去——”

胤礽以為康熙死了,這番哭訴的言辭一來是在為自己開脫,二來也不忘擠兌皇阿瑪,“一去”之後,本想說“將這萬裏河山的苦差交給兒子扛”,這也是所有太子哭靈時的“官方詞彙”,可指端感覺的絲絲熱氣提醒他,皇阿瑪還沒龍禦歸天呢,本想惡向膽邊生,再送皇阿瑪最後一程,卻冷不丁的一個大嗓門響在耳邊,“皇上,您別嚇奴才啊,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