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二五三章 雍正擺烏龍,太孫有新難(1 / 2)

一句話聽得弘皙的腦門浮起了好幾條黑線,心說您這是擺駕,還是算“話”遁?可隨後,

腦門起黑線的不光是他,也包括咱們急於遁走故作裝腔作勢的雍正皇帝。

怎麼說呢?

“起駕”不是空口白牙說說就算,即便是戲台上,還有黃羅傘蓋、挑燈宮女呢,現實裏更是全套的班子。

所有看過宮廷戲的朋友對這樣的畫麵都會有印象,皇帝隨口一句擺駕某某地,貼身太監必然是拉長了嗓子一句“起—駕——”,如雄雞一唱天下白,呼喊聲此起彼應,等皇上踏出宮門,堂堂皇皇的儀仗隊伍早就候著了,於是登上坐輦,前呼後擁而去。

對現在的雍正而言,一聲聲吆喝出去,龐大的儀仗隊伍展開,旌旗招展,前呼後擁,穿街過巷,不是巡遊也是巡遊,這就算正是向全天下宣布即位了。

他想的太美了!

功夫都在不為人見處。皇帝居宮內,雖然一切從簡,也有尚禮監專職負責,八個隨侍太監、八哥隨侍宮女,外帶三十二個身強力壯的抬輦太監隨時候命。又因動靜皆有規矩法度,故而皇帝的貼身太監年老體衰之後多為尚禮太監,比如前邊講的魏珠兒,他的師傅就是先做康熙的貼身太監,後為尚禮太監。

出巡宮外,儀仗稱大駕鹵薄。除了在宮內隨侍的這些人,還有各色的旗幡、傘扇、禮器和執掌這些的侍衛。唯一不同的是負責抬輦或駕車的不再是太監,而是一水的藍翎侍衛,稱鑾儀衛。

因為鑾儀衛是隨伴皇上出行的,代表皇家的臉麵,故而挑選的條件極也為苛刻。由禮部與尚禮監一通負責,選出身家清白,眉清目秀之人,還要反複訓練——雖是奴才卻離皇帝最近,每天要燃燒著熊熊八卦之火當小喇叭,皇家也就沒了什麼秘密!

和珅就出身鑾儀衛,趕上乾隆坐在步輦上拽文,一句“虎兕出於柙”之後怎麼也想不到下句,他脫口接一句“典守之責”,自此被乾隆青眼,幸進之時最快一日九遷,最終成長為有清一朝最大的貪官!

當然,這都是題外話。贅述這些隻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儀仗不會憑空變出來!於是,一聲起駕就擺了烏龍:莫說儀仗,連個吆喝的太監都沒有,生生把個雍正皇帝晾在當場!

引頸高歌的時候來個大窩脖,本該是華麗麗的亮相,卻如天使下凡臉著地一樣摔的吧唧響,尷尬,憋屈,懊惱、憤恨,各式複雜的情感絞成無明業火衝上頂梁,沒把雍正的鼻子氣歪,已經是好涵養!

這,偏是無解!

先說雍正,他來這兒之前還是太子呢,遠望忘情樓大火,不甘就此毀了心血,這才急匆匆自皇城內趕來救火捉凶!他身邊帶領的隻有侍衛親兵和護衛宮城的神機營。待到一步登天,再說除了算計別人就是被別人算計,再有就是“抓壯丁”一樣給兄弟大臣們安排各類事務。新上任的聖人哪有時間去費神奴才的勾當!

上有好,下才行效,皇上不曾關注,大變之下,有人會操心嗎?

再說如熊賜履、張廷玉等這些重臣,先被爆炸驚醒酣夢,隨即就要跟夜闖家門的強盜生死相搏,等到彙合到一起來到這兒,聖祖大行不亞於山陵甭,不等悲慟吐出心胸,太子就急著上位,緊跟著又來了“八王議政”一出。太孫暴而出手,他們又要品評皇帝,恰好可用一刻不得閑來形容。

至於佟國維、狼曋等人,他們一直在權衡謀劃呢!

沒有人、沒有時間、沒有心思去琢磨雍正皇帝的儀仗、侍衛等等諸多問題!

更為關鍵的還有一條,雍正沒法借用聖祖康熙的儀仗。即便這本該是慣例,可今時不同往日,聖祖是豎著過來橫著回去的,事死更甚事生,奉大行皇帝的遺體回乾清宮,儀仗的規格隻能更勝而不能降低!

沒了儀仗,如何去暢春園?

若前呼後擁盡是兵勇將官,知道的是新皇親自“哭喪”,不知道還以為新皇以武力逼迫滿園子的女性長輩,要強搶母妃呢!那叫什麼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