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二六三章 減丁,榻旁不容人臥(1 / 2)

確實如仁憲皇太後所想,雍正信了。事實上,作為皇帝,他必須相信!

之所以強調他皇帝的身份,因為有一句老話叫屁股決定腦袋,所處的位置不同想法也大相徑庭。

真的,若他還是太子,連儲位都岌岌可危的時候,他甚至要把石玉婷送給弘皙衝喜,左腳踩右腳墊高去打別人的臉,首先就是把自己當笑話,這樣的心態足以媲美臨死拉個墊背,我死之後哪怕洪水滔天!

那時候允禛要說太後能扶持他上位,肯定是溺水瀕死的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左右如何?控製又如何?他寧可做傀儡!

但他現在是皇帝,把太後請來泰山石一樣放在這鎮壓諸位皇子,就是不希望自己的金麵有絲毫受損。天地一人正大光明,連聲名有損的事兒都不願幹,他會喜歡背後栓根線?更別說這根線還可能牽扯愛新覺羅幾代人!

一樣是天地一人,千秋萬代,該是朕該考慮的,有世祖、聖祖為鑒,您作為太皇太後還是在享享清福的好!

當然了,他也不是沒有想過允禛是不是在危言聳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夫妻同林鳥,難來各自飛,死到臨頭,拉出孝莊皇太後做“擋箭牌”又算得了什麼?直到老四嘴裏說出了“減丁”倆字兒!

說減丁,必須要提到一段滿清收服治理蒙古各部的舊話。

前明代元,蒙古人失國也散亂成大小不同的部落。前明稱之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與青海蒙古,控製著包括如今的內蒙、新疆、青海、外蒙乃至如今俄羅斯的大片區域,也一直被前明視為心腹大患。如明成祖朱棣時,國力昌盛舉國攻伐,到了後世,子孫少了勇武國力也衰退,則采取了以夷製夷之策。

以夷製夷的精髓是拉一個打一個。女真與蒙古毗鄰,也因此成為被扶持的對象,正是在前明的綏靖之下,清太祖努爾哈赤率領建州女真一步步壯大,統一各部建立後金政權,定都盛京。

漠南蒙古與後金毗鄰,林丹汗作為部族中最大的一個,主動與前明結盟,聯手遏製努爾哈赤的擴張。而努爾哈赤則利用蒙古各部落、氏族之間的矛盾,采取招撫、利誘、通婚、脅迫等手段,分化各部,孤立林丹汗。至於天聰九年,一場征伐之後,林丹汗身死,其子出降,獻出元代傳國玉璽“製誥之寶”。漠南蒙古再也沒了對抗努爾哈赤的力量。

天聰十年,漠南蒙古各部王公台吉來盛京朝覲,奉清太宗皇太極為蒙古大汗。因其正式臣服也被稱為內屬蒙古,分別是察哈爾、歸化城土默特、唐努烏梁海、科布多四部。通行八旗製度,直接隸屬將軍、都統等。漠南蒙古自此變成八旗蒙古,與八旗滿洲、八旗漢軍沒有任何區別。朝廷設察哈爾都統、綏遠城將軍、烏裏雅蘇台將軍、科布多參讚大臣等職務進行管理。

崇德二年,青海蒙古、漠北蒙古以九白“八匹白馬一匹白駱駝”為貢品,來盛京朝貢,自此接為盟友,清朝稱之為外藩蒙古。訂好了盟約,滿清也徹底掃清了後顧之憂,翌日,滿蒙聯軍踏平山海關,清取明而代之牧天下。

對於蒙古族的治理,朝廷遵守了當年的盟約,依據與大清“本土”的地域關係,劃分了不毗鄰的外紮薩克蒙古,毗鄰的內紮薩克蒙古。外蒙古設立四盟,三年一會盟,盟主自選,隻需在朝廷備案。盟下為旗,各旗長官為紮薩克,由原部落貴族產生,掌管一旗政令,行世襲,隻需定期覲見皇帝,下屬台吉,佐領、參領、驍騎校等皆由其任命,給予高度自治。聽調不聽宣。

對與各位紮薩克的爵位,朝廷分別冊封為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輔國公等。少數還可保持汗王的稱號,比如弘皙生母李佳氏的祖父。

內蒙古的科爾沁以其十四旗的總兵力,長期把持了盟主之位,皇家則采取了聯姻的和柔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