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三章寄身邪門(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二十三章 寄身邪門

歐陽之乎一下子傻眼了,他不知該如何才能找到唐晴舟。

想了片刻,他便也將衣服脫了,下了澡堂,澡堂大池裏的水溫不高不低,躺在裏邊很是愜意,歐陽之乎一時沉浸入這種舒適中,一時竟忘了自己的來意。

他躺在那兒,仰浮於水麵,向四周看去,似乎每一個人都像唐晴舟,又似乎每一個人都不像。想了想,他便向在他身旁的一個長著一對招風大耳的人搭訕道:“兄台,昨日在下見了一隻怪鳥,端的是奇特得很!”

那人一看歐陽之乎,不認識。便愛理不理地“唔”了一聲。

歐陽之乎隻好自個兒接著往下道:“在下見那鳥時,它正在吞食一隻大毒蠍,我見它樣子凶猛,又靠近我的雞舍,便擔心它打我的雞的主意,便拿了一根棍子去趕它。這麼一棍下去,嘖嘖,讓我大吃一驚之事便發生了。”

那招風大耳這才來了興趣,奇道:“莫非它竟不閃避?”

歐陽之乎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嚷嚷地道:“豈隻不閃避?它竟狂叫一聲,直撲向我!若不是我眼疾手快,趕緊將自己罩在一個竹籮裏,恐怕早就讓它抓個七葷八素了。”

招風大耳一臉好奇地道:“什麼鳥竟如此凶悍?不但不畏人,反會傷人,莫非是雕不成?”

旁邊有人搭過話來,道:“我們這一帶又何嚐見過雕?”

歐陽之乎道:“後來我將此鳥征狀告訴一個鳥學究,他什麼鳥沒見過?但此鳥他卻未曾見過!但他卻將此鳥的名字告訴了我。”:

招風大耳早已被吸引住了,趕緊催問,旁邊也有幾個人在催著歐陽之乎。

歐陽之乎幹咳一聲,這才道:“鳥學究說,此鳥叫什麼‘鶻鶻’,倒是拗口的很,不過那人說這是隻千年難遇的奇鳥,值很多銀兩。”

眾人都未曾聽過此名,不由低頭沉思起來,便在此時,歐陽之乎感覺到後背如芒在身,極不舒服,他便借撩水之際,略略一側身,向後飛速一掃視,便看到有一雙眼睛在死死地瞪著他,目光極為古怪。他的那雙手長得纖細柔軟。

歐陽之乎心中笑道:“果然被引出來了,我就看他能沉默到何時。”

於是,歐陽之乎專心致誌地洗身上的汙垢,眼睛的餘光卻密切地注視著唐晴舟。

當趟水聲在他身後響起時,他便側過身去,完全不看唐晴舟了,但他的全身卻已繃得緊緊的,每一個毛孔都大張著,在感受著外界的信息,隨時準備暴起!

趟水聲越來越近,歐陽之乎感到自己的太陽穴在突突地跳動,他覺得自己便如一支壓得緊緊的彈簧,隨時準備彈起!

在趟水聲離歐陽之乎隻有三四尺時,卻停了下來,隻聽得唐晴舟在歐陽之乎身後冷冷地道:“朋友,你不是想把話說給我聽嗎?為何不轉過身來?”

歐陽之乎便慢慢地向後轉過來。

倏地,他的雙掌向下一按,一股真力猛然擊出!

隻聽得“轟”地一聲響,澡堂裏的水被擊得騰起二人高的巨浪,洶湧鼓蕩,瞬息間,澡堂中的所有人全被掩沒於巨浪之中,一片驚叫聲,怒吼聲不絕於耳。

在這片嘈雜之聲中,還響起一聲尖銳的“哢嚓”之聲,似乎是骨頭碎裂之聲,但在這樣的混亂場麵,誰還去留意這“哢嚓”之聲?

待巨浪平息下來時,眾人發現有人已爬出池子了,眾人見他披散著頭發,看不清臉龐,也不知是誰,待他走到唐晴舟的那堆衣衫前時,才料定他是唐晴舟,果然,他開始穿衣衫了,穿得小心翼翼!

招風大耳突然發現方才大談怪鳥的人竟不見蹤影了,他不由驚訝地“咦”了一聲,這麼一來,眾人也發現這蹊蹺之事了。

大談怪鳥的人莫非會飛天遁地不成?這麼一晃眼的工夫,他便消失了,眾人大惑不解。

突然,有人尖叫一聲:“血!池水中有血!”

眾人一驚,向那聲音響起之處望去,隻見有一枯瘦老頭一臉的驚恐,正用顫抖的手指著一處,他的臉色已發白了。

眾人順著他所指的方向望去,竟真的看到了池水水麵上有一縷鮮紅的血,被池水一衝,淡了,但又有更多的血湧出來,再衝淡,再湧……,很快,整個池堂的水都被染成淡紅色了,並有一種微甜的血腥味彌漫開來。

眾人神色皆大變,紛紛爬上池去。

有人忽道:“定是……定是方才那個說什麼怪鳥之人被……被人殺了。”他指的自是唐晴舟,因為隻要不是傻瓜,都可以從唐晴舟的話中聽出他的不友好!

眾人不由向唐晴舟那邊望去,這麼一望,才發覺唐晴舟已走了,甚至,連方才談論怪鳥的年輕人的衣衫也不見了。

眾人不由暗道:“唐晴舟大概是要將罪證毀滅了吧?”一時都有了點義憤,卻無人敢追將出去,因為“千異千幻宮”的人,誰也得罪不起,就是唐晴舟當著眾人的麵殺人,大夥兒又能將他如何?

有幾個人壯著膽子,用竹竿在水中亂捅一氣。果然,有一人覺得竹竿忽地一沉,他一用勁,便有一物被他挑了起來。

這次,眾人都已看出那是一具已有些蒼白的屍體!隻是,屍體的麵部已是稀爛了,似乎被重錘猛擊了一下,整隻頭顱都幾乎已稀爛,更別說想分清哪兒是眼,哪兒是鼻子了。

所有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氣,暗自心驚不已,心道:“唐晴舟為何出手如此之狠?竟連那人的臉麵也打爛了。”

華玉池澡堂登時一片混亂!

柳兒正等得心緒不安時,卻看見華玉池的大門裏有人出來了,披著一件黃色的大袍,不是唐晴舟是誰?

柳兒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唐晴舟竟然還活著!他活著,那麼歐陽之乎呢?柳兒不敢再往下想了,她的手腳已冰涼一片!

唐晴舟形色匆匆,竟是向柳兒這家客棧而來!柳兒的銀牙緊緊咬起,恨恨地道:“我就是死,也是不讓你好過的!”

她的軟劍已赫然在手,隨時準備向唐晴舟淩空一擊,能否成功,她一點也沒有把握,因為連歐陽之乎都不是唐晴舟之對手!

唐晴舟披頭散發向柳兒所在的客棧疾馳而來,到了客棧外,雙足一點,竟彈掠而上,向柳兒的所站立之窗口處飄升而去。

柳兒又驚又怒,雖是一時不知唐晴舟是如何知道她的藏身之地,但眼下已顧不了那麼多了,她不及細想,冷叱一聲,手中軟劍如貫日之虹,向唐晴舟當胸刺去!

這一招,柳兒是一意要趁唐晴舟未立穩之時,一襲得手,所以招式極為淩厲霸道。甚至,為了傷人,她已不顧防守了,胸前門戶大開,隻求與唐晴舟同歸於盡!

唐晴舟的身形竟在半空中不可思議地一個翻轉,身如鬼魅過空般從柳兒的劍芒下閃身而過,飄然在屋子內落定!

柳兒一咬銀牙,疾然轉身,又向唐晴舟落地之處狂掃過去!

劍招甫出,卻又立即疾然而停!

柳兒的劍便那麼僵在空中!

她的神色先是大驚,接著便是一喜,淚水卻已滾滾而下,隻見得她叫了一聲:“歐陽大哥!”,便向“唐晴舟”撲了過去!

那人輕輕地擁著柳兒的嬌軀,將披散著的頭發向後一掠,露出一張俊朗逼人的臉,他的唇有一種獨具魅力之野性,不是歐陽之乎又是誰?

柳兒流著淚笑著,用她的粉拳捶著歐陽之乎的胸,嬌聲嗔道:“你好壞!我還道……還道唐晴舟那狗賊已將你……將你……”下麵的話,她卻是不要說了。

歐陽之乎笑道:“一想到從此便成寡婦,你便對唐晴舟恨之入骨了,對不對?”

柳兒卻幽幽地道:“我怎麼會成為寡婦?若是你有不測,我又豈會苟活於世?”

歐陽之乎一聽,一陣熱流湧上他的心間,再也說不出話來,隻是緊緊地擁著柳兒,良久,良久……

若是一個人,知道自己出生入死時,總有一個人在為你祈禱,為你擔憂,那豈非也是一種幸福?

終於,柳兒輕輕地從歐陽之乎的懷中掙紮出來,道:“唐晴舟定是死了吧。”

歐陽之乎點了點頭,道:“但許多人一定會以為死的人是我。因為唐晴舟的臉已被我一拳搗得粉碎,加上他的衣物又被我穿了來,眾人便更會作出誤測了。”

柳兒道:“然後,你便以唐晴舟之麵目出現,對不對?”

歐陽之乎劃了柳兒的小巧鼻子一下,道:“聰明!但不是現在,而是在馬如風死了之後。”

柳兒奇道:“馬如風?”

歐陽之乎道:“不錯!你可知馬如風常去何處?”

“淡月茶樓。華鎮。”

淡月茶樓,百年老字號了。

這幾日,茶樓裏天天有一對賣唱父女在茶樓中獻藝。

賣藝的女子年方二八,極為水靈俊俏,一張口,便是如鶯鳴唱,那身段,更是如風中弱柳,讓人憐愛不已。

也正因為這女子的姿色超凡脫俗,眾茶客才原諒了女子之父的粗俗。那老漢不但形象不入人眼,長了一臉略腮胡子,兩眼赤紅如兔,一件對襟袍子也是歪歪斜斜不成體統,而且什麼七音五律一概不知,第一天,他還用竹梆子替那女子和了幾曲,卻和得牛頭不對馬嘴,將好端端的一段曲子攪得七零八落。

於是,眾人便將他趕到一邊上,隻聽這女子一人清唱,那老漢一人呆著無聊,也要一杯劣茶,有滋有味地喝著,待女子唱一段落時,他便拿了個小木盤去討些賞錢。

第三天,他們二人又來了。因為那女子著實美豔驚人,便吸引了一大群茶客,其意自不在茶,所以掌櫃的對這一對父女尚是頗為客氣,今日還白送給了這老漢一杯茶。

日上三竿時,“淡月茶樓”幾乎已人滿為患了。

有一中年鄉紳道:“阿紫,來一段《琵琶記》中的《破齊陣引》吧,隻要唱得我高興,賞錢少不了你的。”

那叫阿紫的姑娘這時柳腰婀娜,蓮步輕移而來,櫻口微啟,便是細如燕語,清若鶯,口齒嬌闊得很,隻見得她盈盈施了一禮,道:“大爺你聽好了。”

眾人便屏下呼吸,靜候其聲。

忽地門外有一個人沉聲道:“聽什麼鳥《琵琶記》?大爺我要聽《漢宮秋》。”

眾人皆暗道:“什麼人如此蠻橫無理?”那中年鄉紳更是勃然變色,眾人齊齊順聲望去,這麼一望,本是一副義憤填膺狀的幾個人一下便泄了氣,訕訕地坐了下來,喝起悶茶了。

阿紫也向那邊一望,眼中閃過一絲喜色,老漢也從那茶杯旁抽出身來,向門口的那人望去。

隻見門口的人身子頗為小巧,但卻並不削瘦,一塊塊的肌肉隱然鼓起,再看他的臉部,卻是一副惡相,雖無橫肉,但其臉為倒三角狀,上寬下窄,兩眼極小,眼眶內陷,射出兩道陰森逼人之光芒,讓人不由地一震。

掌櫃的早已搶步上前,恭聲道:“馬大爺終於來了,上等的碧螺春,我可是為你備好三日了,就等你來用的。”

那人哼了一聲,走了進來,他走路的姿勢頗為古怪,所跨的步子很小,前一隻腳剛跨出,後腳便趕緊跟上,樣子便有些滑稽別扭了,但卻無人笑他,也不知是習慣了,還是不敢笑。

那人在東首找了一張桌子坐下,與他同桌的還有二人,他們見這位“馬大爺”與他們同桌而坐,麵上皆有驚惶之色。

倏地,其中一個白袍書生站了起來,道:“啊呀,我家娘子讓我去扛些米糧回家,竟讓我給忘了。”言罷,匆匆付下茶資,出了“淡月茶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