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00章 天司之女 4(1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在這種情況下,劍帛人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便是他們決定向大冥求援,結果卻前門拒狼,後門納虎,劫域人雖然退出了劍帛國,大冥人卻借口防止劫域卷土重來,滯留於劍帛國不肯退出,並以有恩於劍帛國自居,漸漸控製了劍帛國的大權。

劍帛人不堪忍受,終於爆發一次大規模的反抗!

但他們如何是能征慣戰的大冥人的對手?非但沒有驅走大冥王朝的人,反而為劍帛人帶來滅頂之災。當時的劍帛王及其後妃等王室主要人物被大冥王朝帶回樂土,將他們安置於離禪都一百餘裏的“安逸堡”,名為保護,實為幽禁。劍帛國反抗被鎮壓,加上劍帛王被軟禁,劍帛國內部又起內亂,一個富庶的小國就這樣在一片混亂中分崩離析,而劍帛王及後妃等人也相繼客死異鄉。

三萬劍帛人不堪忍受在劍帛國所受到的種種滋擾,大部分人轉涉樂土境內,一小部分則在阿耳國等其他蒼穹諸國漂泊。

照理,最後一代劍帛王及其後妃子裔皆已被帶至樂土幽禁,劍帛人當中不可能再出現所謂的公主——被幽禁於安逸堡的最後一代劍帛王有七子四女,但在安逸堡中,他們鬱鬱寡歡,亡國之恥使他們生活在巨大的陰影之中,所以非但劍帛王在被幽禁的第三年就鬱鬱而終,留下的七子四女也都英年早逝。二十年前,劍帛王的六王子在年僅三十歲的時候,便亡於安逸堡,劍帛國六王子也是劍帛王七子四女最後一個死去的人,長達二十五年的幽禁,讓整個劍帛王室在無聲無息中消亡了。

這是大冥王朝所樂於見到的結果,他們本以為這樣可以一勞永逸,占據富庶小國劍帛國後可為他們帶來巨大的財富,沒想到幾年的內亂已使劍帛國消耗一空,加上後來的劍帛人大量遷徙樂土,劍帛國人丁更為稀少,到處荒無人煙,大冥的一番苦心,換來的隻是一場雲煙。到後來,留在劍帛成了一件苦差事,沒有人願去劍帛了,最後一批大冥王朝的人馬也在十八年前撤回了樂土。

姒伊的出現以及她的身份來曆是一個謎,而從劍帛人對她的尊重以及她的舉止來看,她的劍帛公主的身份應該並非假冒。

早在劍帛國未亡之時,劍帛人對大冥的反抗讓劍帛王意識到了危機。事實上對自己子民對大冥的反抗,劍帛王內心深處是支持的,而且也曾經數次設法保護部分劍帛人。作為一國之主,卻隻能偷偷地保護自己的子民,劍帛王心頭之悲哀,可想而知。

在大冥王朝尚未將劍帛王帶入樂土幽禁之前,劍帛王便秘密安排了四名絕對忠於劍帛國的人——“重光”四臣,交與他們一項重任,那便是一旦劍帛王室遭遇不測,他們就必須設法找到一個遺落民間的劍帛王子,此王子並非劍帛王的後妃所生,至於其中內幕,誰也不知。劍帛王賜予這四人代表劍帛王無上權威的“大千玉牒”,一旦劍帛王及其王室有難,重光四臣即以“大千玉牒”號令天下劍帛人共尊遺落民間的王子。

從最後一代劍帛王被幽禁那一日起至今,已有五十年,算起來就算末代劍帛王被幽禁樂土“安逸堡”中,遺落民間的王子剛剛出生,時至今日,也應已五旬有餘。

所以,姒伊的身份唯一的可能就是劍帛國遺留民間而僥幸幸免於難的王子的後裔。

當然,重光四臣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不為大冥所知的情況進行的,在大冥王朝認定劍帛人已成了一盤散沙的時候,劍帛人餘眾依舊互通聲氣,並暗中聽從重光四臣的號令。

姒伊既然是劍帛末代王室的後人,肩負的重任可想而知。

此次進入禪都,姒伊的目的就是設法為劍帛人謀得一立足之地,唯有這樣,劍帛人複國的希望才有可能成為現實,而不會成為空中樓閣。以劍帛人的力量,要想在徹底擊敗大冥王朝及劫域的情況下再重建劍帛國是根本不切實際的,最可行的辦法就是利用機會建立一個聚居地,擴充勢力,造成割地而居的局麵,再逐步複國。

姒伊盡可能對勾禍平和以待,自有其用意。她知道在天司祿府就潛伏有大冥王朝的人,大冥樂土對勾禍的忌憚決定他們會視勾禍為最重要的敵人,決不會對勾禍的出現坐視不理的!所以姒伊希望盡可能拖延時間,若能夠讓勾禍與大冥王朝的人先起衝突,那是最理想的結局。

“小女子不過隻是一普通的劍帛女子,除了多少有些錢財家資外,可以說身無長物——隻是,這些財物又怎能入勾教主之眼?”

姒伊一邊說著,一邊暗忖為何天司祿府的人還沒有動靜?若不是他們太無能了,就是勾禍的修為太可怕了。

三大皇影武士在見到煙花傳訊之後,終於開始行動了。

他們與勾禍不同,他們是奉冥皇之命行事的,大可不必強行闖入或者潛入天司祿府,而隻需光明正大地進入。先前之所以一直潛隱身形,隻不過不想在沒有找到千島盟人之前驚動姒伊。現在既然已有煙花傳訊,他們就不必再顧忌什麼了。

天司祿府的人忽見三大皇影武士及大批紫晶宮侍衛闖入天司祿府,皆大吃一驚,正猶豫著不知該如何應對時,皇影武士已亮出了十方聖令。天司祿府的人識趣得很,立即閃開了,任皇影武士長驅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