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48章 玄武大戰 1(1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玄武一千九百七十六年初冬,大冥王朝傳令樂土,征討劫域,共調集六萬兵馬,號稱十萬,由天司危為統帥,兵發劫域。

六萬人馬主要由五部分組成,即坐忘城的九千餘人、卜城一萬餘人、九歌城一萬五千人、須彌城一萬五千人,以及近萬禪戰士。除這五部分人馬之外,還有由一百無妄戰士與五百司危驃騎組成的衛隊負責保衛天司危。

坐忘城人馬的統領是幸九安,須彌城的統領是惜紅箋,卜城人馬的統領是單問,而九歌城則以蒼黍為首。

幸九安是坐忘城的西尉將,以他為統領不足為奇;惜紅箋雖乃女流之輩,但沒有人敢懷疑她的劍法與智謀,與須彌城城主盛依的處處小心謹慎相反,惜紅箋敢作敢為,行事雷厲風行,有不少人私下議論如果惜紅箋欲奪盛依之位,定能得逞,當然事實上惜紅箋從來沒有這麼做。

卜城單問早在落木四在世時,就已是落木四的左膀右臂,他的重要作用在卜城可以說無人能取代,將單問派往參與攻伐劫域之戰,從表麵上看合情合理,隻能證明現任城主左知己對此事的重視,但知情者都知道左知己與落木四不睦,而單問一直站在落木四一邊,所以左知己與單問之間矛盾重重,這次左知己讓單問參與攻伐劫域之役,恐怕是為了支開單問,從而可以放心地在卜城培植自己的勢力,待單問返回卜城時,左知己恐怕已完全掌握了整個大局。

至於九歌城派出蒼黍而沒有派其獨子蕭戒,則多少有點耐人尋味。表麵上看,九歌城對獨子蕭戒和對蒼黍是一視同仁無所偏袒的,但事實如何卻非外人所能知曉,所以對九歌城的決定,旁觀者有兩種看法,一種是認為九歌城袒護自己的親子,因為他知道劫域地形複雜,酷寒無比,此行必然十分凶險;另一種看法則是認為九歌城心胸寬廣,更器重蒼黍,所以想借此機會讓蒼黍建功立業,從而提高蒼黍在九歌城的威望,以便將來名正言順地將城主之位傳與蒼黍。持這種觀點的人堅信勝利必然屬於大冥王朝,而且是在不需付出多少代價的情況下。

蒼黍的思緒卻比旁人更為複雜,在他內心深處,已將此次出征視為一場煎熬。其原因就在於晏聰,因為晏聰已被冥皇委以重任,成為近萬禪戰士的統領人物。

誰都知道,大軍的五部分人馬中,以禪戰士這一部分戰鬥力最強,而且由禪戰士組成的兵團擔任先鋒重任,相當於大軍的箭頭。而晏聰能成為先鋒軍團的領軍人物,實是大出世人意料,也足見冥皇對他的器重。

更何況,冥皇還賜予晏聰狂瀾刀,此舉的意義,不言而喻——晏聰儼然已成了熾手可熱的人物!晏聰年僅二十便有如此成就,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

此事對於蒼黍而言,則有更大的影響。蒼黍覺得是晏聰導致了他父親蒼封神被殺,雖然蒼黍不便向晏聰尋仇,卻難免心存恨意,奈何晏聰的武道修為突飛猛進,蒼黍要想向其尋找泄心頭之恨的機會越來越少。而今晏聰不僅武道修為遠在他之上,連在大冥王朝的地位也已遠高於他,蒼黍心頭的失落可想而知。

晏聰卻沒有顧及蒼黍的感受。

或者說,他能猜測到蒼黍的感受,卻無暇多加顧及,甚至是不屑顧及。晏聰自信蒼黍這樣的人物,已無法與他相提並論,既不配成為他的朋友,也不配成為他的對手,如果不是沾了九歌城的光,蒼黍定然連今天這樣的地位也沒有。

當晏聰還沒有今日這樣的成就之時,他尚且不懼蒼黍會向他尋仇,何況現在?

想到可以當著蒼黍的麵叱吒風雲、成就功勳,晏聰心頭就有莫名的快意,他忍不住想起一件事:如今,戰傳說何在?

當世年輕一輩高手中,晏聰內心深處唯一不敢輕視的隻有戰傳說了。他心想如果戰傳說不是與冥皇有難以化解的矛盾,也許,統領先鋒軍團的重任,會落在戰傳說肩上,而不是他晏聰。戰傳說之父戰曲乃樂土英雄,晏聰的出身是無法與戰傳說相比的。

大軍出發之前在禪都城外召開規模空前的誓師大會——誓師大會上,冥皇授以晏聰以“滅劫大公”的爵位,晏聰正是以“滅劫大公”的身份擔任先鋒兵團統領的,否則以一介平民的身份擔此重任,會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即使冥皇為晏聰作了鋪墊,當晏聰接過冥皇賜予代表權力與地位的絳紅色戰甲時,他仍感覺到來自四麵八方的目光中所隱含的驚羨、妒忌,同時也不免有敬佩、崇拜。

誓師之後,大軍並未立即開撥。晏聰已是禪都新貴,不少人見他如此年輕已有今日地位,猜測其前途將不可限量,故爭先恐後地與晏聰籠絡情感,每天都有宴席在等待著晏聰。

晏聰應對得十分得體,能拒絕的他都盡可能婉言相拒,實在推脫不過的,也會先向天司危稟報請準——他沒有被目前的風光衝昏頭腦。

不過,縱然如此,晏聰仍是在短短數日間見識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豪族名門的生活,其奢華與氣派會讓如晏聰這樣出身平凡的人不由自主地對自己以往的生活產生懷疑與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