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二十三章 上善若水(1 / 2)

第二十三章上善若水

欒易所缺少的,正是這些。隻不過,書架上麵的書籍太多了,就算欒易在這裏坐上半年,也不一定能全部看完。因此,欒易選了一本華春風最為推崇的《道德經》就離開了。

《道德經》也叫《老子》,傳說是老子西出函穀飛升成仙時留給世人的典籍。雖然這種說法不可信,但楊雪也說了,老子是一個修真者錯不了的。洋洋灑灑五千字,華春風選擇的是不帶任何注記的原版。也隻有不帶他人評價的原文,才能讀出自己的理解。

“上善若水……夫唯不爭,故無尤。這不是爸叫我說的嗎,原來是《道德經》裏麵的原話改過來的啊。”欒易翻看《道德經》隻見其中都是古文,自己那麼點水平根本看不懂其中的意思,有些字都認不出來。不過其中還是有幾句膾炙人口的話語欒易也能熟練地背出來。

唯獨“上善若水,夫唯不爭”這八個字欒易最為熟悉。這是欒易每逢學期開學時,父親口中念叨最多的一句。小時候的欒易不懂,父親就強硬地讓欒易背下來。到後來上小學時,欒易的父親才會耐心地給欒易解釋這八個字的意思。

“爸,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你看人們在河裏洗澡,也在河裏刷馬桶,用河水澆灌莊稼,最後還是自己吃。水啊,太柔和了,明明是萬物之母,卻包容各種髒東西。即便如此,水還是水,人們也沒有意識到水把東西全部還給他們了。善良就好像這河水,自己明明很強大,卻可以包容別人的錯。不管別人錯的多少離譜,都要去包容他。夫唯不爭呢,說的就是大丈夫不要去爭鬥,要上善若水。小易,記住了嗎?”

“爸,我沒懂。再跟我說一次吧。”

“嗯,上善若水……”

欒易的確不聰明,但是父親給出的解釋一直深深烙印在他腦海中。而欒易,更是把這句話作為自己以後行為做事的準則。欒易如今的性格,恐怕有一大半要歸結於這句話。

從小被人欺負的欒易,從沒真正還手過。他一直以博大的心胸去包容別人的不是。即便後來,欒易被人歧視,視為掃把星人人喊打。生活在冷漠仇視的眼光中,欒易也沒有心生恨意,對欒易來說,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可悲者。欒易不會去回擊,也不需要回擊。

隻要與人為善,欒易相信別人最後也一定會善待自己。隻是久而久之,欒易的個性之中難免會摻雜懦弱,對強勢者的恐懼,對危險的恐懼,甚至對高空、對孤獨,欒易都有著極度的恐懼。

這些懦弱的因素,也正是楊雪對欒易所有不滿的來源。

“上善若水啊……”欒易看著這一段文字,心中蕩漾起一種奇妙的感覺。以前自己經曆的種種不公盡數展現在了自己的眼前,看著這些場景,欒易的心中湧起了無名的怒火。這種憤怒感越來越強,也不知道是對過去自己的同情憐憫,還是對那個自己無能窩囊的不爽。總之,欒易的心思越發紊亂,各種偏激的情緒油然而生。

一個聲音在欒易的腦海中不斷回蕩,仔細去傾聽後,聲音越來越清晰,最後傳入了欒易的耳中。這是深埋在欒易心中的另一人格的聲音,抱怨著對欒易的種種不滿:“什麼上善若水夫唯不爭。如果不是這種東西,老子怎麼會受那種氣。喂,欒易,你有沒有在聽啊。這種虛偽的道德還不快點扔掉,讓我出去把那些人全部幹翻。你心中肯定也是這麼想的吧,別再欺騙自己了。放我出去,欒易,放我出去,我就是你啊……”

欒易深吸一口氣。所謂上善若水,如果連自己內心的躁動都無法戰勝,那就稱不上是善。內心有躁動,說明過去是忍讓而不是包容。《道德經》是聖人的東西,是修真者的言行。修真者的話,那就是哲理。欒易是這麼想的,如果連其中的一條做了十幾年都做不好,那還怎麼修真。

善者為先,包容一切,與世不爭。

過去欒易就是一直這樣活著的。

“接下去,就先磨練這一句吧。剩下的也要等到出去之後把意思理解了才行。”欒易合上《道德經》,走出了華春風的書房。

望了一眼自己一直避開的那一件屋子,欒易臉上擠出一絲勉強的笑意,有些生硬地自言自語:“骷髏骨而已,又不會真的動,有什麼好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