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13章生死總無常(1 / 2)

["第二日便是輪到上早朝的日子,箏玉心知到時候的定會談及先皇的喪葬以及新帝的登基事宜,決定比平時早去半個時辰,不曾想早晨醒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整顆腦袋昏昏沉沉的,嗓子也疼痛的厲害。

讓容成潤給看過之後,對方表示這是感染了風寒的跡象,並在為她開過藥之後提醒她今日的早朝最好不要去,否則路上再受了涼,病情隻會惡化。

箏玉也擔心在這醫療水平低下的古代,一個不小心,再把小命弄丟了,便也沒有堅持,隻托聶素之上朝的時候代她請個假。

原以為三兩天就能好轉的病情,不曾想拖了半個月還不見起色,箏玉質疑容成潤醫術的同時,也曾暗自懷疑過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什麼絕症,但又始終不敢去問,生怕自己這一猜測萬一是真的。

整日臥床養病,出不得家門,關於目前朝中的情形,箏玉想要知道,便隻能去問身在官場的聶素之。

從他的口中,她得知,那日早朝杜皇後命人重新宣讀遺詔,準備讓她的兒子九皇子蕭擇登基,但當再次打開遺詔的時候,卻發現上麵的字跡全都不見了,隻在右下角留下一個孤零零的璽印。後來雲王雲頤發現那遺詔的夾層中有東西,拆開來看,卻見是一份皇帝親筆書寫蓋了璽印的紙質遺詔,上麵的內容卻是讚揚並傳位於太子蕭桓的,與前一晚杜皇後所讀的那份遺詔迥然相異。

杜皇後原本以為逼著先帝按照自己的意願寫下遺詔,自己的陰謀就可以得逞了,卻沒想到那份遺詔所用的墨有問題,自己反而被先帝給算計了。但是雲王已經當著百官的麵將那紙質遺詔上的內容宣讀出來,想要收回已是不可能,憤恨之餘,她唯有眼睜睜地看著蕭桓被百官從淩傾宮迎出來,而自己則被以假傳先帝遺旨的罪名暫且禁足於寢宮。

蕭桓即位以後,便是大赦天下、為先帝修建陵寢以及對功過之臣賞罰的事情。

對於杜皇後假傳先帝遺詔一事,朝中出現兩個意見。以右相薛浩為首的右相派認為,杜皇後此舉是意圖謀朝篡位,罪大惡極,應當賜其白綾一條,令其自盡;以左相杜奎為首的左相派卻認為,杜皇後那晚所讀的那份遺詔很多人都已經看了,確實是先帝的筆跡,杜皇後就算有錯,那也隻是失誤,應立刻對其解除禁足,並尊其為太後。

曾深受杜皇後壓迫的新帝蕭桓自然更傾向於右相一派的意見,不過此刻左相派的勢力還是很大的,他也不能輕舉妄動,權衡了一下,最終決定采用蕭逸雲的意見,繼續對杜皇後禁足。

整個情勢中,表現最不正常的就是九皇子蕭擇。杜皇後一心想要扶他上位,不見他有絲毫驚喜,如今皇位落到蕭桓的手中,也不見他有分毫失落。朝中各派勢力爭來鬥去,他卻隻是冷眼旁觀著,甚至在眾臣們商議如何處置他的母親杜皇後的時候,他也連隻言片語的參與都沒有,仿佛一切都與他無關一樣。

但聽聶素之說完,箏玉卻不認為這是蕭擇真實的反應。倘若真得什麼都不在乎的話,他也就不會命人去截取那批賑災銀兩了。

此外,蕭逸雲的表現也讓她十分不解,他不是想當皇帝的人嗎?怎麼還處處為蕭桓著想?難道他還有什麼更大的陰謀?

對於那所謂的陰謀,箏玉也曾試著去猜想過,但是想到腦袋都痛了,也想不出個所以然。無奈之餘,她隻有試著說服自己,那些都是與自己無關的,根本無須為此煞費心神。

由於病情尚未好轉,接下來的日子,箏玉每天最大的職責就是吃著點心喝著茶水,不時聽進來看她的人講講外麵的新鮮事兒,雖然身體並不是很舒服,日子倒卻過得愜意。

小小的病情足足拖到年關將至,方才有了點兒起色。這其間也曾發生過一些大事,比如左相杜奎與兵部尚書意圖擁兵謀反,被雲王世子雲夢澤帶兵及時製止,二人被押入了天牢;比如就在二人被押入天牢的當天晚上,杜皇後飲鴆自殺。

這些說法都是麵上的,幾乎人盡皆知,至於其中有幾分真假,許久沒有上朝已淪為旁觀者的箏玉根本無從知曉。不過成王敗寇的道理她還是懂的,曆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

如今左相勢力已被拔除大半,剩下的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目前對於新帝蕭桓來說,箏玉覺得最大的威脅便是曾與他合作過的蕭逸雲。

擔心蕭桓會認為自己是蕭逸雲的人,從而對自己采取什麼不利的手段,於是不等病情痊愈,箏玉便托著有些不太便利的身子去上了早朝,並且遞上了自己早已準備好的辭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