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25章 我要你發誓,絕不背叛!(二更)(1 / 3)

可是,這件事畢竟太大,又隻是蕭樾的片麵之詞。

武青林雖然出於本能的不願意就這樣相信他,可是蕭樾所的種種,邏輯完全成立,還解開了他心中存了許久的那些疑團,讓他想要反駁卻都找不到理由和契機。

蕭樾既然已經把話當著他們兄妹的麵開了,也沒打算再有所隱瞞,就又趁熱打鐵的繼續道:“十二年前,孟氏帶著她的子女就住在元洲城附近的縣城裏,那之後才被武勳送回了京城,並且不顧武老夫人的反對,也不惜與林氏一族決裂斷交,也要將她扶正,做了繼室。”

勳貴人家,一般正室亡故之後,哪怕妾室裏有出身門第都不錯的——

也隻會另娶繼室,而不會將一個妾扶正了做正妻。

就因為孟氏的這個身份,這些年來,她其實在京城的貴婦圈子裏並不得誌,即使是礙於定遠侯府的威勢和武勳的麵子,那些夫人們當麵不會給她難堪,私底下議論看不上她的也在多數。

不僅是她,就連武勳,也因為這個扶正了妾室的事不斷的被人議論和詬病。

這件事——

也可以算是武勳此生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汙點了吧!

隻不過,武勳這些年,和孟氏之間也是聚少離多,並且也沒再納別的妾室,武曇便當他就是個不熱衷於女色的,扶了孟氏上位也許就是因為不想再多應付一個女人,圖個方便和清淨……

所以,從來也沒多想他跟孟氏之間的事。

現在蕭樾的話,就如是當頭棒喝,讓她有種如夢初醒般大徹大悟的感覺。

她和武青林互相對望一眼,然後才仰頭看向蕭樾,滿麵凝重的問道:“王爺的意思是我父親他……”

武勳通敵叛國,對她來來是一件一時間難以完全接受的事,武曇頓了一下,才又提了口氣,繼續問道:“你是他和南梁人的事孟氏也是知情的?就因為這件事,他們兩個就成了綁在一根繩上的螞蚱?他不敢舍棄孟氏,是怕孟氏一旦惱羞成怒,會告發他,而孟氏……孟氏也是因為深知他的打算,知道武青瓊嫁入東宮必然不得善終,才會不顧一切的阻止?”

就是為了阻止武青瓊嫁給蕭昀,孟氏當初所做的種種,可以稱之為瘋狂!

武曇當時一直覺得不可思議,就算武青瓊沒腦子,不適合生活在勾心鬥角的深宮之中,那孟氏好好教導她些安分和自保的手段就是了,何必為了阻止女兒出嫁甚至幾次三番出手謀殺老夫人,為的就是借老夫人的喪期攪黃武青瓊的婚事。

而如果事情就如蕭樾所的這樣,那麼無論是孟氏還武勳,他們的種種反常的舉動就解釋的通了。

蕭樾能夠感知到她的緊張,就又摸了摸她腦後的發絲聊做安撫,話他仍是對武青林的:“一開始,本王是懷疑孟氏是南梁人放在定遠侯身邊的探子和幫手,所以特意派人過來孟氏的家鄉查探她的來曆。可是搜集到的資料全都顯示,孟氏的出身和背景都沒有問題。但是就衝著她在你家三姑娘婚事上做的那些手腳,她確實是對定遠侯所做的事以及後續計劃都一清二楚的。”

武青林勉強讓自己冷靜下來,慎重起見,仍是帶幾分疑慮的又問蕭樾:“如果……我是如果,我父親真和南梁方麵有所牽連,那麼晟王殿下你又是從何處發現端倪的?”

蕭樾遠在北境,又和朝中不親近,以前他回京之前更是和他們定遠侯府毫無瓜葛,武勳的這些秘密,沒理由突然就被他獲知了的。

而蕭樾之所以會知道這些,也不過是因為他上輩子在這上麵吃了虧。

要不然——

武勳做了這樣的事,必然慎之又慎,手邊甚至連一封和南梁方麵往來的書信都沒有,除非是撬開他和他身邊親信的嘴巴,否則——

就連一點證據也沒有。

主要是,當年收複元洲城之後,他忠君愛國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壓根就沒有人會懷疑他會是個叛將,這麼沒根沒由,的,也就更不會有人想到去拷問他和他身邊的人。

蕭樾當然不能告訴武青林兄妹他那些匪夷所思的經曆,就隻是從容的撒了個謊:“年初本王受了一次重創,養傷的那段時間倍感寂寥,就思念起多年不得見的親人了,回京之前,我叫人去了梁都一趟,原是為了打探一下宜華皇姐的消息的,結果卻意外的發現了一些定遠侯這邊的端倪。”

他是撒了個謊,不過這個謊不需要圓。

因為他們這樣身份的人,做事都有自己的渠道和需要保留的秘密部分,不可能對任何人和盤托出。

武青林果然也是很有分寸的沒再深問。

這一晚上的事,給他帶來的衝擊實在太大,這時候武勳的老底被掀了,豁然開朗之餘,他更像是經曆了一場劫難,力氣都被緩緩的抽走了。

武青林有點魂不守舍,踉蹌著步子走到牆根的椅子那裏,手扶著桌麵又緩和半晌才又挪過去,癱在了椅子上。

武曇抓著蕭樾的袖口,站在他身邊,這一刻,亦是將他看做了救命的稻草一樣,好像隻有靠在他身邊,她才能還有力氣和信心能夠支撐著,繼續站立。

她隻是個閨閣女子,並不是太懂得那些家國下的情懷,可是一個喪心病狂的叛將就日夜蟄伏在他們兄妹身邊……

這一點認知,讓她有種毛骨悚然的錯覺。

蕭樾並沒有咄咄相逼,給了時間讓武青林來消化這些消息,等到看他差不多平複了才又開口道:“所有這一切,本王暫時都是口無憑,拿不出確鑿的證據來,之前調查到的資料是有一些,你若有興趣,我便叫人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