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71章 第 171 章(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蕭永嘉雖早就看好李穆登基,此前在和女兒的那次通信裏,女兒也以恭謹的語氣,就此事向自己做過表述。她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也是方此時,經由這商販之口,才得知這些近況,尤其是高雍容之死,令她頗感意外,一時五味雜陳,出神了片刻,望向丈夫,見他麵上起先帶著的笑容漸漸消失,目光凝重,仿佛有所思,當時未開口,又坐了片刻,給那對翁媼留下茶水錢,一行人起身離開。

她回到馬車之旁,看著丈夫將小七抱回到車廂裏,轉頭朝向自己,伸手要扶她上去,悄悄握了握他的手掌,低聲道:“莫非你還是放不下從前?”

高嶠一怔,和妻子對望了片刻,忽然大笑。

“當年我未能做到之事,李穆完成了。如今我又接回了你和小七。我之心願,無不得償,我還有何放不下,有何遺憾?方才隻是被鄉人之言觸動,憶及從前半生過往,心中一時感慨罷了。”

蕭永嘉知大虞皇朝於丈夫的意義,從某種程度來說,甚至比自己還要更多羈絆,方才見他神色,本有些顧慮,但聽他笑聲爽朗,並無絲毫言不由衷之意,這才放下了心,微笑道:“如此便好。咱們上路吧。”

蕭永嘉上了馬車,片刻後,忽聽身畔童音問道:“阿娘,等見過了阿姊,咱們往後要去哪裏?”

她將兒子摟入懷中,微笑道:“以後咱們一家人再不分開。阿耶和阿娘帶你歸鄉,種菜種花,阿耶教你寫字練武,長大以後,你也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好不好?”

小七眼睛裏閃爍著光芒,用力點頭。

道路漸漸變得平坦了起來,馬車朝著前行的方向,疾馳而去。

……

後記二:

建康。

陸氏舊宅的兩扇大門剛刷過黑漆,陽光照耀之下,門麵顯得錚亮而高大,仿佛一夕之間,便恢複了舊日曾經有過的光彩和氣派。但走得近些,便不難發現,門口那兩隻已蹲踞了多年的石獅身上,至今還留有叛軍入門劫掠之時用刀斧斫砍所留的道道凹痕,一隻石獅的耳朵也殘缺不全了,在身後兩扇新得刺目的大門的襯托之下,那種昔日豪門風吹雨打、盛景不複的敗落氣息,反而愈發無所不在了。

陸柬之步上石階,入了大門,走過空曠得仿佛能清晰聽到自己腳步回音的穿堂,望著對麵聞訊匆匆趕出迎接自己的家仆,眼前依稀浮現出了少年之時,陸家正當鼎盛的情景。

那時鮮花著錦,這間穿堂,每日從早到晚,訪客如織。

而今陸家昔日的大部分奴仆都已散了,或自逃,或被遣,眼前剩下的幾個,都是老人了。

他麵含微笑,向著那幾個顫巍巍朝自己下跪,眼中滿含激動熱淚的老仆點頭,隨即穿過久未打理、草木雜亂的庭院,回到了自己昔日的住處,推開那扇簷角布了一張殘破蛛絲的書房舊門。

天色漸漸變暗,他獨自坐於案前。

一道斜陽,從開著的門窗裏照入,照出了案麵之上,他方才寫下的一道請命書。

明日是大成皇朝的開國典禮之日。

一個終結亂世的嶄新的大一統皇朝,就此出世。

陸柬之知道,登基為帝的李穆,必會是個英明之主。滿是瘡痍的土地,會慢慢地恢複生機,天下之人,從今往後,必也開始過上安定的生活。

就在前幾日,也有了傳言,道李穆決定采用分科考試製,不限門第,來徹底取代已沿襲了數百年的官員舉薦製。

消息傳出,士族子弟無不黯然,而和他們的反應形成對比的,是滿街布衣的高歌狂歡和奔走相告。

昔日的一切風流和榮耀,隨著舊日皇朝的終結,仿佛陸宅的那兩扇大門,縱然再次刷漆,也再不可能恢複舊日曾經有過的華彩了。

而那舊的一切,於陸柬之而言,已沒有什麼可值得留戀。

他在黃昏中獨坐了良久,目光轉向屋角,注目了片刻,起身走了過去,慢慢打開塵封的琴匣,下意識般地,手指輕輕撥了幾下琴弦。

琴弦並沒有流出該有的曲調——因為長久未曾調弄,琴弦已然鬆了,發出的弦調低沉而暗啞,需要他再緊一下弦柱。

他恍惚了片刻,終於想了起來,這似乎應是一支很久以前,他曾在溪邊隔牆和著她的簫聲曾奏過的那一支曲調。

他沒有動,指在琴弦之上停留著時,隔牆忽然傳來一陣吵鬧之聲。

他走了過去。

是自己的弟弟陸煥之和老仆起了爭執。

再過些日,這座宅邸也將易主,他會帶著陸煥之離開這裏。那個一直照顧陸煥之的老仆正在收拾屋子。也不知道動了他什麼東西,惹了陸煥之的不快,一陣吵鬧之後,他緊緊地捏著手中那紙,嚎啕大哭,傷心委屈得仿佛一個孩子。

他在躺了幾年,蘇醒之後,就變成了如今的這個樣子,糊裏糊塗,說話還口齒不清,老仆已經見慣不怪,在一旁低聲哄著,見陸柬之來了,才過來訴苦,絮絮叨叨地道:“大公子你瞧,就一張破紙,老奴方才收拾屋子,不小心動了一下,二公子便說我要搶走,鬧個不停,還說不認得老奴,非要趕老奴走。”

他唉聲歎氣,滿臉無奈。

陸煥之醒來之後,好些人都不認得了,所幸記得他這個兄長。陸柬之上去哄他。

看到兄長來了,陸煥之的情緒才平複了些。陸柬之問他手中紙張為何。陸煥之看了下四周,這才小心翼翼地將那紙遞了過來,含含糊糊地說:“大兄你瞧,這是阿彌從前寫給我的書信。她也喜歡我。我要好生保管著,千萬不能弄丟。萬一哪日,她記起了我,要來找我,我若是拿不出這信,她生氣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