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843章 兩個披馬甲的人(1 / 2)

南音加入的這個戲班叫“慶喜班”。

一開始聽到這名,南音就琢磨是不是在致敬曾輝煌過一時的三慶班和四喜班?

拜師之後她隨口問了班主,班主端著杯枸杞菊花茶,老神在在地點了點頭,道:“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叫蹭熱度。”

南音信以為真。

直到後來聽戲班裏的師姐說,戲班有兩位祖師爺,分別來自三慶班和四喜班,兩位祖師爺聯合創立的戲班叫“慶喜班”,合情合理,不能能說是蹭熱度。

南音才知道自己被她那個新鮮出爐的師父給耍了。

三慶班和四喜班並列為“四大徽班”,當年四大徽班進京為高宗的八十大壽表演,因為唱法獨特,唱腔絕美,迅速稱霸京華梨園行,鼎盛時期,甚至有了“戲莊演劇必‘徽班’”這種話。

不誇張地說,京劇的形成,也有四大徽班的影響。

難怪慶喜班經營得有聲有色,原來是有底蘊在啊。

南音正在翻看慶喜班的老相冊,一邊翻一邊感慨,翻到最後,還看到了一張很模糊的黑白照。

照片裏的人和現在的人有細微區別,男的是辮子頭,佝僂著腰,後麵坐在軟榻上的女人穿著旗袍,頭上的首飾很華貴,身份可見一斑。

這應該就是慶喜班祖師爺。

“這張照片至少一百年了。”班主跨過門檻,他是生角,相貌英俊,動作也有生角的利落瀟灑,“左下角的孩子就是祖師爺。”

南音眨眨眼,仔細看了看照片:“左下角是個人嗎?我以為是陰影。”

班主在她身邊的椅子坐下:“那時候的攝影技術就是這樣,何況相片還保存了一百年,當然模糊了。別看照片了,我有個想法要和你說。”

“什麼想法?”

“我想給你安排一個場,你這麼好的功底,不上台,每天窩在後台唱給我們聽,太浪費了。”班主微笑。

南音愣了一愣,連忙拒絕:“我雖然跟您學了快一年的徽劇,但還沒到能上台的程度吧?我現在上台,不是給您和慶喜班丟人嗎?”

班主剛訓完新學徒過來,手裏還拿著戒尺,輕輕敲了一下南音的腦袋:“誰讓你去唱徽劇了?我讓你去唱京劇。”

“唱京劇?這裏有人聽京劇嗎?”現在還會來戲樓聽戲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聽了一輩子的徽調,怎麼肯買“外來貨”的賬?

“肯定沒聽徽劇的人多,但也會有人聽,我先把你安排在大軸,唱幾天看看效果,要是不錯,再幫你提場。”班主將戒尺換了方向,由上至下抬起南音的下巴,“在師父這兒白吃白喝這麼久,該幫師父賺點錢了。”

南音頓住。

不是因為班主的提議,也不是因為他的動作,而是他說話的調子,突然的兒化音,讓她想起了……顧久。

顧久大學的時候,在北京住了四五年,沾了京腔,每次吊兒郎當說話都會有兒化音,她離開晉城已有一年半,還是第一次聽見有人說話帶了兒化音。

“怎麼了?”班主收回戒尺,“很為難嗎?”

“沒有,”南音合上相冊,淡淡地說,“那就唱吧。”

……

於是南音就在慶喜班掛了牌。

戲班門口貼了她戲裝的大海報,開始做預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