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114章 計劃一下(1 / 2)

飛信業務具體是什麼時候推出來的,楊林已然記不太清了,但大差不差的也應該是在是06年的時候。

而在十幾年後,能記得它的頂多是部分的8090後,甚至很大一部分80後都不知道有飛信這玩意兒的存在。

在當時,移動這款產品的出現隻是為了迎合應用越來越廣泛的web網絡而推出的一款增值業務,功能也是簡單,通過它可以給通訊錄內的好友發信息,若是好友沒有安裝飛信,則會通過短信的形式送達到好友的手機上,當然,它不收短信費,所收取的不過是web流量費。

它的巔峰是在07年移動公司推出mo套餐(5塊/月包所有web流量)後,用戶數量更是激增。

但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作為移動公司的增值業務,它無論怎麼成長都不可能脫出“中國移動”這個大範圍。

當它有機會成長為微信的爸爸的時候,移動高層卻主動將這個項目給“放生”了。

原因很簡單,領導們認為激增的用戶是對公司最賺錢業務的巨大威脅。要知道,在當時僅僅一個春節移動公司的短信收入就接近40個億!

大夥兒都用免費的飛信了,沒有人發短信了咋辦?

任當時飛信的團隊說的再天花亂墜,什麼積累用戶,什麼社交沉澱,哪怕他們說可以利用飛信的粘度讓聯通的用戶都人手一張移動卡,都不可以改變領導當時的想法。

當然,回過頭來可以說他們目光短淺,但是作為一家巨型國企的領導層麵,是絕對不允許用任何不確定性來代替確定性的。

他們不可能像小公司那樣靈光一閃就做出一個偉大的亦或臭不可聞的決定。

在做任何決定之前,都會經過詳細的甚至許多輪的論證。

最後的結果就是……飛信成了“孤兒”,以至於十幾年後徹底退出曆史的舞台。

不過,這個對於移動來說完全是個雞肋的產品,楊林卻完全不這麼認為。

他深知“用戶”意味著什麼。

如今飛信這個業務怕是隻存在在紙麵上,web網絡目前的發展也處於剛剛起步階段,在滿大街32和弦酷炫跑馬燈雙卡雙待手機。web網絡的應用幾乎就是個空白。

在楊林發現市南區的寫字樓裏有不少做軟件開發的公司之後,他覺得自己是時候做點什麼了。

當然,手裏的那點錢自己開個公司問題不大,但是想要找到合適的人自己開發是絕對不夠的。

最好的辦法隻能是——合作!

韓雲龍的新潮網絡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也隻是之一。

八月份經過半個多月的搜集整理,包括原本屬於南區集團客戶的互聯網公司就有六家。

這個規模自然不能跟北上廣等大城市相比,但在濱城這樣的小地方來說,這已經是不錯的收獲了。

而且,經過楊林的了解,它們的情況也大多差不多,屬於外包性質的小公司。

在這種公司上班的技術人員,或許他們很難創作出一款爆款的應用軟件或者遊戲,但是在技術層麵隻要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他們的實力並不差。

楊林要的這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