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3章 起義(1 / 3)

朱以海站在甲板上,極目遠眺。

藍天碧海,端是好風光,戰船乘風破浪,向北而行,一邊是中原飽受戰火,正是人間煉獄,一邊卻是這海上無限風光,讓人恍惚。

除了此時的朱以海,此時的大明人,麵對局勢尤其是對麵韃虜,要麼就是極端的畏懼,認為八旗無敵,大明必亡不可阻止。還有小部份人則是有些過份的自信,認為東虜終究不過那麼二三十萬人口,就算這些年征蒙古威朝鮮,一路打入了關中,那也不過是一時僥幸,現在已經達到極限。

而大明三百年江山,依然還可以重整旗鼓,隻要收拾人心,實力仍要強於韃虜,最起碼也可以劃江而治,保東南半壁江山的。

至於說先前一路高歌猛進打進北京城的闖賊李自成,現在已經沒有人再看好他們了,雖然當初闖賊入京時,一路上無數大明的文臣武將選擇投順,許多書生士人也跟著依附,認為江山易主,王朝換姓了。

可現在,大家都認定,那些闖賊西賊都終究是上不得台麵成不得氣候的。

老朱不讚成張名振的過份自信,但也沒有公開打擊他的樂觀,反正在他計劃裏,也是要抓緊時間去趟定海和舟山的,甚至在他的計劃裏,舟山群島將是現階段抗清的大本營根據地。

所以無論如何,都得抓緊時間去見王之仁和黃斌卿這兩個總兵,還得趕在唐王即位前把兩人招納過來。

“張卿跟王總兵關係很好?”

“嗯,當年在京師胡混的時候,我跟王總兵也算是誌氣相投。”

浙江鎮倭總兵官王之仁,有個兄長叫王之心,乃是天啟、崇禎朝的大太監,崇禎年間曾監軍京營、提督東廠。這死太監行事狠辣,他提督東廠時不知道辦過多少冤案,堪稱京師一虎,還攢下了億萬家財,被人暗裏稱做太監裏第一富。

有這樣當權得勢的大太監兄長,王之仁自然也仕途通暢。要說來,其實王之心也是半路出家淨身入宮當太監的,原本也隻是個無賴混混,後來因為賭債欠太多被人追債,無奈下一狠心淨了身找關係入宮當太監去了,因為人聰明會辦事手狠手辣,居然也一路做成了大太監、

他發跡後,自然也對老家的兄弟子侄們十分重用,任人唯親,給兄弟子侄們都蔭了錦衣世職。

親弟弟王之仁更是被他安排進京營,張名振跟王之仁既是江寧老鄉,又性情相同,於是結為好友,關係極佳。

後來張名振也是走的王之心的關係,進了京營做武官。

闖賊攻破北京後,李自成要求捐輸,王之心隻出了一萬兩,劉宗敏早聽說他巨富,要求三十萬,王之心不肯出,被夾死獄中。

當時王之仁已經是蘇鬆總兵官,弘光朝立,改浙江總兵官,掛鎮倭將軍印,統領水師。

張名振走關係當石浦遊擊,也是因為王之仁在定海當總兵,到這老兄弟麾下,自然更方便,他上任後,定海的王之仁也確實對他十分幫助,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兵給兵,還給他調了不少能打武官。

“外麵都說九如兄降虜了,放他娘的狗屁,九如兄絕不會降虜的,我與他也是幾十年的交情了,敢用性命擔保他的忠誠。”

朱以海點頭。

王之仁的忠心是不用說的,雖然王之仁也有不少問題,比如這人純粹就靠太監兄長一步步高升的,而且這人沒什麼文化,帶兵很糙,軍紀很差,有著一股濃濃的京營兵的味道。

移駐寧波定海後,也沒少擾民,但這都算是明末軍頭們的通病,在國家民族大是大非上他還是堅持的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