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1章 太後敬酒皇叔父(1 / 2)

北京。

攝政王多爾袞正參與宮宴,慶祝中秋。

嫂子聖母皇太後布木布泰過來給他倒酒,並向他敬酒,看著嫂子望來的目光,已經微有醉意的皇叔父攝政王,還是立馬接了過來。

接過酒杯時,兩人手指觸碰,多爾袞感覺心髒跳動都慢了幾拍。

被稱為科爾沁天降貴人的聖母皇太後衝著小叔子微微一笑,笑的多爾袞都醉了,仰起頭就是一飲而盡。

“攝政王慢點。”

三十二歲的布木布泰正當虎狼之年,丈夫暴斃,留下孤兒寡母。想她當年十三歲時被兄長從科爾沁草原送到盛京,嫁給了姑姑的丈夫皇太極為做側福晉,為丈夫生下三女一子。但在宮中,她雖有姑姑照顧,可地位也並不穩固。

皇台極年年納新人,甚至後來還把她的姐姐海蘭珠也納入宮中,極為寵信,弄的姐妹幾乎反目。

林丹汗遺孀入宮,也讓她的地位一再下降。

隻是誰也沒料到,皇太極壯年而崩,更想不到,皇位最後卻落到了八歲的幼子福臨頭上,於是她也母以子貴,被尊為聖母皇太後,入居慈寧宮,反倒是大福晉姑姑哲哲,連太後都沒加封,隻是尊為國主福晉。

相比起姑姑的看淡一切,布哲布泰卻得為年幼的皇帝兒子著想,她很清楚知道,當初皇位本當是大皇子豪格的,是多爾袞不肯,自己想當皇帝,但其它諸王又不願意,最後才讓她兒子福臨撿了便宜。

但麵對著權勢日隆的攝政王多爾袞,她不敢吊以輕心,但人在深宮之中,一介女流之輩又無法左右大局,也隻能盡量的對這小叔子示好。

她早看出小叔子看她的眼神裏的別樣味道,卻也隻能忍著,甚至還得有意無意的縱容著。

“聽說最近南方局勢不太好?荊州、武昌、杭州接連被明軍圍城,鄖陽得而複失,還又丟了襄陽?”

多爾袞望著嫂子,恨不得把手捉過來握在手中摟在懷裏。

“皇太後不必擔憂,不過是偽順餘孽走投無路狗急跳牆投了殘明,如今看似聲勢浩大,可朝廷已調派兩萬精銳八旗南下,定能旗開得勝平定叛亂。”

太後點頭。

“洪大學士的能力我是信的過的,隻是如今他麾下無兵將可用而已,佟岱是我們滿州名門,以前操辦後勤糧餉也幹的不錯,但打仗本非他所長,總督地方更無甚經驗,湖廣如今糜爛,也全非他過錯,洪大學士能力毋庸置疑,隻是湖廣缺兵少將。”

“攝政王何不調平西王和三順王南下?他們本是遼東悍將,又握火炮之利,兼本漢人,更習漢人心思,若由洪大學士統帥四王經略湖廣,湖廣局勢可迅速平定。”

太後是個年輕女人,但不是個簡單女人,她對政治有天生的敏感性,通過各種消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多爾袞聽到太後提洪承疇,卻是眉頭一皺,心中吃醋。

傳聞當年鬆錦大戰後,洪承疇被俘,寧死不降,絕食殉國。皇太極非常重視洪承疇的能力,一心想要招撫,可用盡辦法,都無法說服洪承疇。最後還是布木布泰請纓出馬,每天前去勸降。

傳說當時洪承疇絕食多日十分虛弱。

太後直接用嘴含參湯一口一口的喂洪承疇,把洪承疇又救回來,經過細心照料,多日的談心,最後居然勸服了洪承疇降清。

當然,這隻是一個傳聞,沒有人親眼見過。

但這傳聞傳的很廣,每當想起這事,多爾袞就覺得心中有根刺,紮心的痛。

他跟太後也還僅公限於以目傳情,偶爾碰一下手而已,這洪承疇老匹夫居然還能有這等待遇。

現在聽太後又提洪承疇,越發讓他不滿了。

“洪承疇老了,他在江寧安撫南方諸省,毫無寸功,讓局勢糜爛至此。剛改為經略湖廣六省,結果他派旗牌官催潘士良出兵荊州,導致士兵討餉請賞而嘩變,最後不但剛奪回的勳陽複失,還把襄陽也丟了,他得擔最大的責任。”

太後還不知道小叔子因一個傳聞而對洪承疇如此敵視。

“現在重要的不是討論誰的罪責,而是得盡快解救荊襄危局,我八旗雖精銳驍勇,可上次大軍南征經年,剛剛回來,又要南征,將士們也沒得休整。況且,我聽說上次英親王和豫親王征戰江漢、蘇杭時,將士們都不耐中原南方的暑熱,多有水土不服,”

“要征討南方,以滿蒙為主,但也得以漢人為輔。”

多爾袞卻是有些不太耐煩了,他雖喜歡嫂子,但並不願意聽女人談論這軍國大事。她們又懂什麼呢!

朝廷為什麼把吳三桂和三順王,又都調回遼東?

為什麼不直接讓他們鎮守中原,甚至是直接頂在最前線的南方?

因為就連多爾袞對這些人也始終存幾分猜忌甚至是忌憚,比如吳三桂,此人絕不簡單,若不多加限製,把他調回遼東駐防,使之處於大清眼皮底下,而讓此人出鎮武昌或是杭州,那必然韃長莫及。

會增加許多不可控的風險。

三順王也是如此,不論是孔有德還是耿仲明又或尚可喜,這些家夥沒有一個簡單的,隨便一個看不好,都要出大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