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85章 養女(1 / 2)

清晨。

一個赤著腳的饑瘦孩子搖著母親,可那個幹瘦的婦人蜷縮在地上卻再沒睜開眼睛。

“娘!”

孩子搖晃著母親,試圖喊醒她,她餓了,可母親卻永遠的睡著了。

“哎,”

旁邊的窩棚裏的難民們聞聲過來,看著這一幕,卻也顯得表情麻木,餓死人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著。

萊州灣的難民營情況已經算是好的,起碼每天能排隊打到兩次粥,能撐著到這裏的,大多數都能活下來,還有無數饑民死在來這的路上。

路邊,溝裏,到處都是饑民餓死的屍體。

“賊老天啊,這啥時是個頭啊。”

另一邊,一個老漢在號哭,他年紀大了,腿腳又不好,一路上十幾歲的女兒拉著個車一路跟著難民隊伍逃往這裏,終於到了,可才吃了一頓粥的女兒,過了一晚上卻也還是死了。

她蜷縮在車邊,光著一雙天足,髒亂的頭發胡亂的紮了個辮子,身上的衣服又髒又破,就這樣在昨夜死去了。

老漢早上聽到這邊聲音,醒來才發現自己女兒也死了。

他絕望的坐在那裏號哭著,最後雙手支撐著,拖著不能動的腿,一步步的爬到了女兒麵前,將已經冰冷的女兒摟在懷裏,哭的無比傷心絕望。

全家外出逃難,最終死剩下了他一個。

幾個手臂上纏著紅布條的男子過來,他們是難民營裏的收屍隊,原也是難民。

“節哀!”

幾個男子的任務就是處理營中死去的屍體,這些死屍會被拉走,然後挖坑埋掉,天氣漸熱,若不及時處理,那麼這個難民營就容易爆發瘟疫。x33xs.com

他們每天都要拉走許多屍體,甚至這些人原也是逃荒饑民,也有家人死在路上。

一名西洋傳教士過來,上來檢查了一下,然後舉起十字架,說起番語。

老漢憤怒的拒絕,不讓他靠近。

“我不要洋和尚超度,走開。”

教士被拒絕卻也不惱,仍然努力的忙活著,這些是從澳門過來的耶穌會教士,是隨又一批火槍火炮雇傭兵,以及新一批火炮隨船前來的。

他們拜見皇帝後,聽從皇帝的建議,在登萊建立了教會醫院和教堂,一邊傳教一邊救人,還計劃修一座孤兒院。

難民們對這些深目高鼻紅毛的番人,有些畏懼,但這些人施粥、醫救,甚至幫忙超度、收斂、收養孤兒這些,卻也漸漸的讓他們得到一些難民們的好感。

朱以海對這些葡萄牙、西班牙傳教士們的行動,還是持開放態度的,一來他現在與澳門那邊聯係密切,雖然他現在舟山等地建立了炮廠銃廠等,但澳門仍然能源源不斷的提供雇傭兵,尤其是合格的炮手和水手等。

其次朱以海跟葡萄牙與西班牙展開貿易合作,不僅是購買火器,雇傭炮手,也還包括正在展開的風帆戰艦的合作建造,甚至是聯合對荷蘭人的打擊等。

基於這些合作,所以隻要耶穌會能在他劃下的界限內行事,朱以海還是允許的。

而且這些傳教士們不僅是傳教的,他們大多能力還挺強,基本上都還精通數學,懂鑄炮造槍這些,甚至醫學這塊也還行,所以他們過來後,也還充當著禦營裏的參謀、顧問等職,甚至還兼任醫官。

要說山東巡撫和禦營,其實也有在對難民們展開賑濟幫扶,但問題是現在太多了,救不過來。

隨著禦營行動的擴大,以及清軍開始反擊,不僅是登萊到處在打仗,就是整個山東,甚至北麵波及北直、遼關,南麵涉及徐淮,都在打仗。

兵荒馬亂。

戰爭必然涉及百姓,尤其是如今清軍物資緊張,便隻能進一步的掠奪百姓。

而韃子在沿海搞的遷海令,以及棄淮令,都使的無數百姓成了無家可歸的難民,都知道登萊這裏是大明天子親臨,還有船把百姓撤往安定而富裕的江南,無數知道消息的百姓,都在往這邊趕。

甚至現在遼東的漢民也往這邊來。

黃宗羲一直在忙於難民安置的問題,優先把那些工匠、讀書人等撤離,萊州、登州、長山、威海、煙台、成山、青島、鬱洲、崇明,一站站的接力運送。

但遠遠不夠。

難民太多了。

他也在搞就地安置,複墾補耕,捕魚打獵等等,但麵對著似乎無窮無盡的難民,這些都遠遠不夠。

就算每天隻供兩頓稀粥,也都壓力巨大。

饑餓、疾病等不斷帶走饑民的生命,就算眼下是夏天,還不是最要命的寒冬,可死人還是很多。

丈夫失去妻子,母親失去孩子,孩子無依無靠。

黃宗羲奉旨建立了許多臨時難民安置點,轉運點等,組織難民自救、自治。

可缺醫少藥,更缺糧。

人命如草芥,如風吹蠟燭一樣的倒下。

最可憐的是如那個小女孩一樣的孤兒,父母兄姐等全死了,最後成了一個可憐的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