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18章 神龍擺尾(1 / 2)

山東。

戰事好像突然就被按下了暫停鍵。

炎炎夏日,中原三省卻成巨大的災區,遍地饑民。

此時,大水決堤已經月餘,但災難卻越來越厲害,黃河在銅瓦廂決堤,那缺口現在已經寬達十餘裏,黃河徹底大改道,向東北流去,經過月餘的泛濫後,最終奪大清河在濟南府的利津縣出海,注入了渤海灣。

大清河沿線州縣盡被水淹沒。

因開挖安山至臨清會通河,而引汶絕濟,形成的安山湖,因黃河水注入,而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大湖,把曾經早已經近乎淤平的梁水泊又給恢複了,甚至明末時本來快淤積圍墾沒的安山湖,現在也擴大了。

形成了北東平南安山,麵積達到百萬畝。

八百裏梁山水泊又回來了。

黃河大改道帶來的不僅是這些,黃河北流,原來南下的河道,在雨季過後,失去來水,正在幹涸,因其本來就是一條地上懸河,所以現在正在變成一道高堤,硬生生的把沂沭泗水和淮河水係分開,成為他們之間的分水嶺。

而更下遊原本被黃河奪河道的淮河,經過數百年的泥沙淤積,河床抬高,失去上遊黃河來水後,也一樣失去了重新入海的能力。

淮河隻能通過洪澤湖經運河入長江,然後經長江入海。

而現在黃河奪大清河入海,但大清河河道狹窄,根本不足以容納水量大的時候,一旦水量大點,新河道必然又會決口泛濫。

山東八百裏災區,三十四個受災州縣。

這場大洪水使的明清兩軍都停滯不前,清軍遭受打擊更大,濟南都一度成為一座孤城,長清、曆城都被洪水淹沒。

原本處於黃河和運河邊的重鎮徐州,結果黃河道水枯廢了,運河在東平被新河道衝了,徐州這個兵家必爭之地,一下子沒了這交通運輸優勢。

河南許定國、李際遇反,又把徐、潁的清軍隔斷了。

黃河大水雖然給榆園軍及大打擊,但李化鯨、梁敏等人並沒有因此被衝沒,反而在黃河大水災後,他們繼續舉旗,各地受災饑民走投無路,紛紛加入,反而讓李化鯨等人聲勢更大。

李化鯨聯合魯東各路人馬,聚集到了東平湖,以八百裏水泊為新的大本營,趁著洪水對各府縣發起進攻,加之在兗徐一帶的劉澤清部將鄭隆芳姚文昌也發動起義響應,彙聚過來。

這個時候,朱以海在登萊卻並沒有再發起大攻勢,反而有所收縮。

他親守登萊,然後金攻玉率神策鎮駐青州,劉世勳率一軍駐海州,孟憲率忠肅鎮駐青島。

他不僅沒有去攻濟南、徐州,甚至還將幾鎮禦營調往遼東,反而在這個時候對遼東發起了攻勢。

來了招神龍擺尾,出其不意。

韃子你龜守中原堅城,那我就繞後攻略遼東,再開辟一個新戰場。

沈廷揚先取蓋州再取複州,而鄭芝龍與黃斌卿取旅順。33小說網

明軍連破海、蓋、複、金四地,遼南最肥沃的地區被明軍依次攻破,韃子麵對明軍的這繞後一劍,也隻能匆匆急令遼東,下令再次恢複努爾哈赤時代的遼東遷海。

東起鴨綠江上遊的寬甸堡,中經鳳凰城北的通遠堡,西抵遼河口田莊台,主動把蓋複金三地放棄了,隻派兵進駐明軍放棄的海州,以屏衛遼陽。

輔政王碩塞親自移駐海州鎮守,並急調蒙古諸部派兵增援寧遠、錦州、遼陽、海城,麵對入遼的明軍,卻不敢輕易的南下奪取蓋、複、金。

而明軍攻取遼南四鎮,並沒多大傷亡,如海州是被耿仲明偷襲奪取的,蓋州的兩千五蒙古兵直接棄城而逃。

複州情況差不多,駐守的蒙古人拋下滿州兵跑了,滿兵也不當這大冤種,也直接撒腿就跑。

旅順的想跑沒跑成,被鄭芝龍圍了。

被困的清軍隻能負隅頑抗,但鄭芝龍手下兵強馬壯,先攻取了旅順口,炮艦上的火炮齊轟,掩護著步兵登陸,輕鬆就拿下了原金州中左所城,然後海陸並進,一路打到金州衛城。

金州衛城被清廷改名寧海,負隅守城,可麵對著不論是數量還是裝備上完全占優的明軍,孤軍守城的清軍沒能守多久。

明軍艦隊直抵金州灣,火炮運上岸拉到城下,火炮猛轟,士兵挖壕溝到城下,搞爆破,前後僅用了七天時間,就把金州拿下了。

攻取金州城後,耿仲明也就領自己的人馬分兵往東去,掃蕩長山列島,然後直抵鴨綠江品,登陸皮島,重開東江鎮。

這些島上的清軍數量很少,不少耿仲明打過來都還不知道發生什麼情況,一些大島的駐紮清軍,則早就跑了。

也有一些漢軍駐守,甚至有些是以前東江鎮的,甚至還有些是耿仲明的老部下呢,自然是立馬換旗迎接。

耿仲明去東江,鄭芝龍和沈廷揚則帶兵掃蕩遼南半島上的清軍堡壘據點,以及屯莊等,主力都被殲滅了,剩下的堡壘屯莊自然也就或逃或降,有那堅守的,卻也已經是負隅頑抗難以長久。

遼南戰役明軍打韃子措手不及,整個戰役推進順利,戰果極豐,由耿老二在海州發起叛亂開始,又以他掃平長山列島,重開東江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