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527章 拚的就是實力(1 / 3)

殿中。

參與廷議的眾大臣中,有太多起義從龍元勳。

宋之普、陳函輝、柯夏卿,這三位台州天子首義元從,內閣換了幾茬人,但他們三個都沒動過。

還有於潁、張國維,也一直在內閣裏。

六大殿閣大學士,僅有一個祁彪佳不是最初協謀元從,卻也是紹興人,也是最早響應的大臣,如今也一直留在內閣為次輔。

徐石麒、沈宸荃、虞大複、陳潛夫、錢肅樂、孫嘉績、熊汝霖、沈文忠這些心腹元從,也都加內閣大學士銜,授尚書、通政使、大理寺卿等正卿之職。

還有如掌印都給事中華夏,掌道禦史顧炎武等這些人,那都是皇帝底氣所在。

正因有他們,所以皇帝能一路走到今天。

當然,此時還有無數沒有出現在這裏的將領們,王之仁、張名振、王相、吳凱、鄭繼武、鄭遵謙等一員員大將,更是皇帝最硬的底氣所在。

“咱們總還不能不如滿州韃虜吧?”皇帝大聲問道。

“看看韃子是如何對八旗的,他們宣稱滿州甲兵係國家根本,對八旗兵丁給了很高的優遇和撫恤。

入關之前,計丁授田,每丁給地三十畝,免收稅賦。

披甲當差的另有餉銀。入關之後,八旗前鋒、護軍、領催、馬甲,每名月給餉銀二兩,年初再提升,前鋒、護軍、領催月給銀四兩,馬甲月銀三兩,年支米二十四石,出征另給行糧!”

“每年端午、中秋、春節三個年節,還有賞銀,可達俸銀一半。”

“另外每年還有兩包鹽,馬甲還有額外的草料錢和養馬錢。”

“八旗兵丁除兵役外,壯丁差徭雜役等永停輸納!”

“而他們的行糧也很豐厚,派往出征的官兵,軍官按品級給兩年俸銀,馬兵十五兩,步、守、新募兵丁各給六兩銀。

“他們的撫恤也很豐厚!”

朱以海說這些的時候,其實是有些感慨的,韃子為何能戰,就跟他們的這些待遇有關,當兵的有這麼好的待遇,那自然能打敢衝。

其實八旗兵,本質上跟明朝的衛所軍丁沒什麼差別,都屬於軍戶,唯一任務就是訓練打仗,給他們分田,發餉銀,平時訓練,遇戰事出征。

出征還有月糧,打的好還有賞賜,就算受傷戰死也有豐厚的撫恤。

這種製度,其實最能激勵,隋唐時的府兵製,本質上就是這種,當兵的有基本的保障,待遇也還好,甚至免除稅賦雜役等等。

明初的衛所製開始也還可以,隻是後來漸漸的就爛了,當兵的都當成乞丐了,這還有什麼戰鬥力可言。

韃子的撫恤,不分滿州蒙古還是漢軍八旗,凡是正身旗人,任巴牙喇護軍者陣亡給白銀二百兩,馬甲步甲都是一百五十兩,如果是漢人家奴臨時充甲兵戰死亦給銀一百兩,這是一次性的現銀撫恤,還不包括喪葬費以及立功的津貼等。

綠營待遇低一檔,馬兵陣亡撫恤七十兩,步兵是五十兩。

一般安葬費等都還有十兩銀子。

軍官的撫恤更高,比如提督陣亡,撫恤八百兩。

“諸位,你們聽聽,韃子一群關外蠻夷,但對於八旗兵丁的糧餉和撫恤,是不是讓我們羞愧?他們當初在關外隻占據一隅之地,卻能敢拿出這樣的豐厚糧餉撫恤來,為什麼我們卻不能?”

大明以前規定,軍官陣亡,由嫡長子繼承職位,如果兒子年幼,可以給全額俸祿一直到成年繼位職位,沒嫡長子,則嫡長孫。甚至還可以借職給兄弟等。

如果是士兵陣亡,無人承襲位置,就給三年全額軍餉,隨後減半,如果有子弟承襲士兵位置,則隻給喪葬費。如果病故,無人繼承位置,則給父母妻子終身半份軍餉,如果士兵陣亡,給予妻子三年軍餉,隨後終身,月給三到六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