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24章 臣節掃地(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他也立即舉薦了德州籍前朝大學士謝陞等四十餘位高官,而韃子也立即讓他們以原官仕清。

謝陞等之前本來是舉兵誅偽擁明的,可在王永鼇的出麵招撫下,得到韃子安撫承諾後,他們最終選擇了歸附新朝,於是乎東昌、臨清等地次第而平。

所以山東在清入關後,在鎮壓順軍以及地方盜匪這塊,比任何一個省份,都要來的迅速,孫之獬等山東籍前明官員,紛紛入朝接受招撫授職,並迅速出任中央和地方要職,為滿清招撫各地。

山東的名門望族大戶,自然也是紛紛歸附新朝,並借清軍之勢,迅速的掃蕩了山東地方上的順軍餘部,以及盜匪和那些奴變的奴仆等。

這種選擇,無疑首先還是因為自身利益,順軍本來攻下北京後,取山東是不費一兵一卒的,但是他們後來在山東與在北京一樣拷掠,甚至還放縱甚至挑起奴變,完全把舊有秩序打破,甚至把這些士紳豪強逼對了對立麵,逼的他們起兵誅偽。

他們反抗順軍,也還有忠效明朝之意。

但經曆了順軍的劫掠後,這些山東望族對於接著入關的清軍,反而表示了支持,最主要的還是清軍對他們的招撫策略,保護他們的地位和財產。

如果當初大順入山東後不拷掠壓迫他們,他們大多數人可能也樂得擁護新朝,並在新朝做官的。

麵對順軍拷掠,奴變打擊,陷入焦頭爛額中的山東士族選擇了跟滿清聯手鎮壓順軍、奴變軍,重新恢複地方秩序,甚至是必然選擇。

清軍南下後,山東仍然此起彼伏的義軍,其實許多都是奴變而來。

比如謝遷,他原本就是韓氏的奴仆。

經曆了大明崇禎帝自縊,北京淪陷,順軍南下拷掠,奴變動蕩,清軍南下安撫等這些後,山東的士族名門其實就撕裂了。

大部份轉而歸附了新朝,隻有少部份南下去追隨正朔,也有一些看破紅塵,歸隱山門。x33xs.com

比如當初與謝陞他們一起組織義軍誅偽的德州在籍禦史盧世㴶,積極參與誅偽,但在謝陞等歸降清軍後,他卻以病重為由辭去了清朝給予的原官待遇,但其實他一直在家好好的。

而新城王氏、濱州杜氏都曾經滿門忠烈抵抗清軍,所以清軍南下後,他們都以奉養老人等理由,拒絕出仕。雖然兩族在去年的科舉中,也都鼓勵年輕後進去參加科舉,其根本原因,也是這些家族都是以科舉起家的,如果不參加科舉,沒有了舉人進士這些功名,家族就會迅速衰弱,尤其是許多士紳特權保不住。

他們也許不想馬上出仕,但卻不想家族失去士族地位,其內心也是非常矛盾的。

甚至可以想象,當老一輩人逝去後,年輕一輩又還會有幾個再執著那些呢。

就好比濱州杜漺,他父親杜若昧就是在崇禎十五年那場抵抗清軍的戰鬥中死於清軍刀下,他當時二十一歲,也參與了那場戰鬥,但在順治三年,為父守孝期滿的他,卻參加了山東的鄉試,中舉人,第二年又去北京參加會試,中進士。

其實據說杜漺其實是不肯在父親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出仕清朝的,但是家族卻勸說他去考科舉。

家族的利益,生存的壓力,讓濱州杜氏不可能就此放棄科舉,他們的地位必須依靠科舉取得功名,然後進入官場,才能維持的住,否則失去這些,那就成了鄉下土財主,到時就是任人宰割的。

為了家族,杜漺萬分猶豫下,最終還是妥協赴京,最後名列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亂世的動蕩,讓杜漺明白自己的責任,在那幾年,奴仆叛變,盜賊蜂起,不法之徒趁火打劫,杜漺被迫攜全家背井離鄉,避難海上,二哥在路上感染風寒,一病不起,杜漺承擔起照顧母親和兄弟的責任,船上物資短缺,陰寒濕冷,顛沛流離,毫無保障,這一切都讓他印象深刻。

田園荒蕪,田地被奴仆佃戶搶占,田租無著,牛羊散失,甚至連祖宅都讓人占去。後來清軍南下,家鄉才恢複些定穩,杜漺也得以回到家鄉,甚至收回了田地祖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