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10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2 / 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而鎮直屬炮營,到時會裝備十二磅炮,這才是真正的野戰炮。

各國的炮都有自己的體係,有不同的標準,但也都比較混亂,但大體此時的火炮就那麼幾類,一種是遠距離轟擊敵人的,一般稱為長炮、獵隼炮。

另一種是用來摧毀敵人要塞、壁壘和敵軍炮位的攻城炮,這種炮一般也叫加農炮,還有細分半加農、四分之一加農等。

再一種就是發射石彈的炮,比如臼炮、射石炮等,特點就是粗、短。

長炮是厚管壁,射程最長,炮身往往能達到口徑三四十倍。含金屬量高,重量大,炸膛風險小。

第二類的加農炮比長炮,炮管壁要薄,炮身較短,有更大的口徑,能發射更大的炮彈,但射程較短,初速也低,炮身長度一般為十五到二十八倍徑,普遍十八倍徑。

半加農倍徑是二十四,四分之一加農則長達二十八倍徑。

明軍現在確立的十二磅主力野炮,其實就是二十八倍徑的四分之一加農,與長炮其實比較類似,所以也可以稱為半長炮。

明清兩軍的紅夷炮,其實可以說是長炮類的,畢竟本身就是從西方戰艦上打撈上來的艦載長炮。

阿道夫非常清楚這些十二磅野戰炮的威力,既兼有超遠射程,也口徑大炮彈重火力猛,甚至重量上也比較適中,能夠馬車拉著方便機動野戰。

相比起現在的三磅小炮,他可是非常想擁有幾門二十磅野炮,到時他們可就不是打輔助了,戰場上能讓步兵給他們打輔助,成為戰場主角,不管是野戰還是攻城,都能發揮大用。

不過雖然現在朝廷確立了全新的火炮體係,但裝備得一步步來,除了神機鎮是炮兵部隊優先裝備,其餘各鎮,就算都是禦營主力,也得排隊來。

誰先裝備誰後裝備新火炮,就看各鎮的戰線功勞了。

大營外圍。

各營的營屬小炮們冷卻完畢後,再次發威,一發發霰彈傾泄而出。火槍手們也在連續不絕的排銃射擊。

戰場上硝煙彌漫。

韃子傷亡很重,他們過河後,陷馬坑、鐵蒺藜、鹿角、壕溝、營柵,又重重阻攔遲緩他們的速度,讓營中火器的殺傷力大增。

當他們散開衝近,開始躍過壕溝,砍倒柵欄,衝進營中,火銃手們並沒有害怕的逃散,然後守在一段段拒馬牆後,端著火槍開火。

他們依托工事,仍堅守著戰前部署。

一哨八隊人馬,四隊火銃手,每隊十二人,四隊組成一個火槍陣,然後兩個抬槍隊和兩個小炮隊,部署在他們的兩側。

一營有四哨。

四哨並列。

在營後,還有一營。

營的兩麵,也還各有營。

基本部署就是縱深比較薄,但畢竟不是野外遭遇戰鬥,這是守營作戰,所有可以依托營柵、壕溝,火銃手們雖然沒有長槍手的保護,但他們麵前都有拒馬槍。

另外他們的火槍也都配有套在銃管上的刺刀,自己本身也是長槍手。

火銃手們采用的是四段射擊方式,一哨四隊,每次一隊齊射,射完第二隊接上,就這樣循環不斷。

雖然這樣等於火力減弱,但卻擁有持續性的壓製效果,不會有火力中斷。

鎮直屬的騎兵營、炮兵營反而都部署在營中央,尤其是炮兵還藏在帳篷裏,就是為了引誘清軍徹底深入。

做為皇帝朱以海軍隊改革的排頭兵,神策鎮經過幾輪改革後,現在已經沒有了長槍兵弓刀兵這些冷兵器的部隊,戰兵都裝備火銃火炮,隻有輔營,才是長槍、刀盾。

此時隻有輔營的輔兵們,拿著長槍,反而部署在第二道營柵後麵,他們處於兩個戰營之間。

戰鬥很激烈。

但明軍從一開始的部署上,就沒有打算上來就用全力。

這是個陷阱,就是要誘清軍入營的,根本不怕他們衝進營中。

神策軍兩千戰兵,加上三千餘輔兵,以營為單位,一團團一堆堆的部署著,也不怕他們衝進來。

這本就不是個線性防禦。

韃子衝入營中,麵對的攻擊會更強。

清軍頂著慘重的傷亡拚命衝殺,他們此時仍然還不失彪悍勇猛,是一支敢戰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