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60章 出將入相(1 / 2)

東京。

今日雪後放晴,天氣晴朗。

會試臨近,東京城裏待考的舉子彙聚,又因今年還特開恩科,又有宏詞博學科,所以士子格外多。

而元宵節還未過,朝集使們也還未離京,甚至許多外國朝賀使者也還在京,各地來京經商販貨的商賈也還有許多雲集在京,一時間是格外的熱鬧。

皇帝召集大臣廷推。

一石驚起千層浪。

整個東京奉天都驚動了,最近朝廷大動作不斷,先是有國子監清洗東林講話,接著又是千人外放掛職,再緊接著又是廷推。

京城的消息總是靈通的。

大臣們這邊入宮廷議,那邊奉天幾城就已經到處議論紛紛了,甚至很快就傳出今天將是內閣換屆的大舉動。

五省經略文安之來京朝集也還在京中,他在東京有皇帝禦賜的一座宅子,就在新建東城,宅子三進,比較寬敞,雖然陳設簡樸,但文安之卻挺滿意。

宅子裏還有來自南洋的昆侖奴和朝鮮的新羅婢,又有管事家丁,倒也一應俱全。

文安之也有學士銜,不過隻是加銜,所以今天的廷推他並沒能參加。

今天難得的有些輕閑,遇文震亨和文秉、文乘叔侄三人前來拜訪,便一起在前院亭中賞雪,煮雪泡茶,吟詩做賦,談論時事。

文震亨是文震孟的弟弟,文震孟是文安之中進士那科的狀元,後來同在翰林院為官,兩人雖然一個江南人一個湖北人,卻都是文天祥之後,論起來文震孟是文安之的叔輩。

文震孟剛直清正,崇禎朝特擢為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豫機務,但他剛直,連天子都要敬畏他三分,得罪魏忠賢、溫體仁等權閹、奸臣,兩次被迫引退一次革職,崇禎九年在家鄉病逝。

當初在朝中,文安之與文震孟關係極好,文震亨也是才子,書畫造詣了得,崇禎朝時任中書舍人等職,也與文安之關係不錯。

本來北都亡後他在鄉隱居,後來出來響應魯監國,如今是南京禮部郎中,震孟的兩個兒子文秉文乘兄弟也是江南才子,當初還與黃宗羲等在南京一起聯名上書《留都防亂公揭》,後來也出來抗清,如今與兄弟皆是詹事府官員。

正聊著,文安之的長子文協吉從外麵進來,還很興奮。

他今天去會友,結果聽到外麵的紛紛議論,趕緊回來。

“內閣六位殿閣大學士、六位協辦大學士全都外出?”文震亨都不由的十分驚訝,這位六十歲的老頭,書畫造詣直追曾祖文征明,可聽到這消息也不由的驚訝的聲音都變了。

“這從沒有過這樣的先例啊,哪朝哪代也沒這樣啊!”

文秉也不由的道,他今年四十,也就比文安之年紀輕歲而已,當初崇禎朝在京時,他們倆以同族兄弟相稱,關係也很好,文秉長於詩賦,擅長史學,這幾年已經寫了好幾本書。

“直接整個內閣更換,確實過於驚人,不太可能吧?”

說著,文安之次子文逢吉衝了進來。

“宣麻拜相,宣麻拜相了。”

唐宋故例,拜相命將,用黃、白麻紙寫詔書公布於朝,稱為宣麻。

宣麻向來便是讀書人最高追求。

北宋蔡京被貶後,曾做過一首詞,

金殿五曾拜相,

玉堂十度宣麻,

追昔往日謾繁華,

到此翻成夢話。

唐宋時,草擬詔書的是翰林學士,甚至還特設翰林學士承旨,而到了明朝,因廢丞相,國事繁雜,皇帝處置不過來,於是設殿閣大學士,從翰林官內選人充之,為皇帝私人秘書,定為五品。

內閣以低秩攝高職,防止翰林弄權。

永樂起,內閣權漸重,到宣德時已經上升為,至成化弘治之際,已經成為朝廷代表。

永樂初設內閣時,其實皇帝牢牢握著決策權,隻是給內閣議政權,而六部握有行政權,地方三司,直接對六部負責。

內閣最初是從翰林出來的,所以就算到了明末時,內閣大學士們,依然還在翰林院有自己的辦公桌,哪怕他們從不去那裏辦公,依然留有一席之地。

內閣出於翰林院,但幾乎盡奪翰林之權。

比如草擬詔書,原本就是翰林學士的職責,但後來都歸於內閣。

不過要真說起來,翰林草詔是從唐代起,而唐代最開始草詔之權是歸中書舍人的,後來唐朝皇帝設翰林學士草擬內詔,中書會人草外詔,以分權。

慢慢的,翰林學士盡掌草詔大權。

而到明代,卻又由內閣奪翰林草詔之權。

據說在唐宋時,大除拜時,翰林院還要鎖院,宋代皇帝還要親禦內東門小殿。

當這兩件事情同時發生的時候,皇城所有消息靈通的人,就會明白有大事發生。

·······

蓬萊宮中。

因為這次是涉及直接換閣,所以皇帝沒讓內閣大學士草詔,而是讓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的徐石麒負責草擬封拜詔書。

第一封是內閣換屆詔書,第二封是首輔宋之普去相外任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