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687章 玉碎(1 / 3)

城北。

劉穆提著他那把大頭刀立在炮台上,喝聲連連,“告訴那些小兔崽子們,咱們接到的任務雖然是佯攻掩護,但誰也沒規定佯攻就不能變主攻,咱們各憑本事,先入城者為首功。”

“幹他娘的。”

潁州以前歸屬河南,正德年間稱潁川也是隸河南。後來仍歸鳳陽府,屬南直,但是潁州衛卻是隸屬河南都指揮使司。

潁州北城是明代時增建,周圍四裏,磚石修築。

有甕城,護城河與潁河相通聯,東城隍池與南城隍池通潁河。

北門承恩門外,有甕城,甕城左右開兩門,為西門通汴門,東門達淮門。

甕城之北便是北護城河,北護城河以北,則是潁河。

潁州是鳳陽的西北門戶,整體是舊城的南北各增築一城,在傳統的城池這塊確實還算不錯,甚至幾經修葺後,還是包磚城牆,還有甕樓,敵樓、護城河等。

可他們麵對的是北伐禦營,更別說已經拿這城練了兩年手了。

北城的潁河上早搭了好多道橋,北護城河也早被堵平了十幾段。

更別說第八鎮一樣早挖地道到城牆下了。

劉穆也是從龍元勳,武舉出現,在崇禎末就已經是一員大將,弘光朝還做過副總兵,後來回老家紹興,也是第一時間響應於潁,還渡江奪取富陽等地,後來皇帝回浙,更是授其勇士鎮旗號,成為禦營一鎮,之後鎮守嚴州,爺幾個苦心經營,這鎮人馬也是勇猛敢戰,是支十足的能戰精銳。

此時鄭遵謙要打主攻,讓他佯攻掩護,劉穆滿嘴答應,但戰鬥一打響,直接跟手下將領們也攤牌了,沒什麼主攻佯攻,全憑本事。

轟的巨響。

北城的一段城牆塌倒,接著又是一聲巨響,又一段城牆坍塌。

此時城中守軍並不多,所有三族八旗加家眷、包衣等一起都不到兩萬人了,他們重點把守甕城,戰爭時這本是必爭之地。

誰能想到明軍不講武德,三個方向都展開地道爆破術。清軍這兩年守城,也對地道有防範,甚至成功的聽準位置,反向挖掘破壞了十幾條地道,但架不住明軍挖的多。

北城突然就露出了十幾個大缺口,跟沒牙的老太婆一樣可憐無助。

挖到城牆下的壕溝裏,一門門火炮開始猛射,然後火槍手提著上了刺刀的火銃跳出壕溝,猛往前衝。

明軍的火炮不間斷的射擊,城頭上的韃子雖做困獸之鬥,但他們的不多的炮在這兩年的對轟中,被損毀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彈藥耗盡,此時連根燒火棍都不如。

陣陣的煙霧在戰場上空綻放,如美麗的煙火。

火槍手們呐喊著發起衝鋒,圍城快兩年,等這一天太久了。

韃子試圖想要救援缺口,想把缺口堵上,可他們衝過來後,迎接他們的卻是無盡的炮火,還有同樣衝到缺口的明火槍手們。

一排排鳥銃打過來,披著棉甲的八旗也紛紛中彈倒地,後麵的還沒衝過來,又一排火銃打過來。

他們也開始用火槍、弓箭甚至投槍還擊。

數名前排明軍倒下,但後麵的又補上來了。

明軍一排排的放銃,前排的打完,第二排的便衝到第一排前麵放銃,然後第三排的又跑到最前麵。

等四排打完,這時原來第一排的又已經裝填完畢跑到最前麵放銃了。

排槍槍斃,齊射轉進。

火力無間隙。

明軍火力凶猛,身上皆披棉甲棉盔,衝上缺口的韃子根本站不住腳,他們拚死反擊,對明軍造成的傷亡卻小的多。

很快,一個接一個的缺口,就被潮水般的明軍淹沒,一一奪占。

奪取後的明軍毫不停留,繼續往城裏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