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23章 通牒(1 / 3)

吳三桂並沒有入京朝賀。

他派了兄弟吳三輔帶著他兒子吳應熊入京朝貢,獻上良馬百匹並黃金萬兩,吳三桂表書裏說因尼堪等屢屢欲做魚死網破,他率麾下死戰攔截,故無法分身。

其實還是不肯入京,害怕被扣留。

到了這個時候,依然心存幻想,想要擁兵自重割據關隴。對此,朱以海並不在意,吳三桂的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都不過是螳臂擋車。

“吳應熊就留在京師,朕看年紀也不小了,朕的建寧公主賢淑,年紀也與之相彷,朕賜婚於他,招他為駙馬都尉,就留在京師,也方便與吳三桂聯絡。”

總理處。

朱以海對吳三輔直言。

皇帝說的這位建寧公主,其實是魯藩的一位宗氏女,朱以海的遠房堂侄女,父母等都是死於當年清軍破兗州之役,還被擄往關外,被廠衛在關外找到並救回,朱以海收養為公主。

吳三輔很恭敬的坐在那裏,侄子吳應熊更是頭都不敢抬。

皇帝的威嚴太強。

這可是幾年時間就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中興之主,就算是吳三桂也得畏懼臣服。

吳家祖上是徽州人,後遷居揚州,江南徽商,在吳三桂出生後,吳三桂的祖父帶著全家遷居遼東,在中後所安家。

吳家不遠千裏遷居關外,是去做生意賺錢的,他家本就是徽商,從事販馬,借著明清之戰,吳家在關外販馬生意做的很好,賺了很多錢。

有錢以後,吳家開始向仕途進軍,吳三桂十年時,他父親吳襄在家族的資助下考中了武舉人,這裏麵當然也有銀錢的功勞。

中了武舉後,他在李成梁手下當差,發揮特長采購軍馬,因為慧眼識馬,還有經商天賦,所以他采的馬又好又便宜,深得遼東總兵李成梁的讚賞,官至千總。

在李成梁病逝後,明軍四路進攻,發動薩爾滸大戰,結果三路敗亡一路潰敗,昊襄隨軍出征,逃了回來,不僅逃回來,半路上還收攏了許多散路軍馬,因此舉,還被論功升為副將。

吳襄發揮商人特長,在元配死後,立馬攀附遼東將門,娶了世鎮遼東的遼左世勳宿將之家的祖家祖大壽的妹妹做續弦。

當時的祖家久鎮遼東,滿門皆官,祖大壽是總兵,其弟大樂大成大弼,子侄澤遠、澤沛、澤法、澤潤等,官職上至總兵,中至副將參將,下至遊擊、千總,形成了一個遼東鼎盛將門。

祖家還通過聯姻,與許多遼東的高級將領結成關係網。

後來祖大壽也娶了吳襄的妹妹,讓兩家關係更加緊密,正因此,從小在關外長大的吳三桂,條件很好。他祖父帶他們遷居關外,經商販馬,攢下一筆很大的家業,有十處莊田,百餘家丁,在當時的遼西,實力強勁。

吳襄本來希望吳三桂能夠學文,將來考取科舉,認為文官更有前途,但在關外長大的吳三桂打小學習騎射,卻有大誌,認為男兒當奮誌雲宵,他希望當一個武將,保家衛國,效力朝廷,而且認為武將更有出頭之日。

吳襄也舍得下本,請名師教導。

所以吳三桂武藝超群,精通騎射,百步穿楊,十六歲時,便考上了武舉人。吳三桂身材魁梧膂力超人,還長的很帥氣美豐姿。他還繼承了家族的天賦,能說會道善結交,他年紀輕輕就拜了鎮守遼東的大太監高起潛為幹爹。www.x33xs.com

高起潛可是有名的大太監,想當年洪承疇這樣赫赫戰功的督撫,就因得罪了高起潛,斬殺了高起潛門下的一個千總,結果高就處處為難洪承疇,後來洪承疇又是送禮又是賠罪,這才讓高起潛放了他一馬。

正是靠高起潛這個幹爹,加上遼東將門祖氏,吳三桂十六歲中武舉,到二十六歲時,便接替被關寧軍在城上坐看孤身出城戰死的金國鳳,出任了寧遠團練總兵這一要職。

都說儒門出將,父子元戎,其實都不過是因為特殊時期,吳家父子會鑽營罷了。

當然,除了關係也還得有能力。

吳三桂既有勇也有謀,而且還很有孝名。

吳襄一次帶兵外出偵察,被敵軍包圍,因敵眾我寡,祖大壽都在城頭選擇見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