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726章 搶人(1 / 3)

“如今內地安穩,北方也已收複,流民減少,移往台灣的移民數量也開始減少,現在移民台灣的,主要是福建浙江廣東山區的無地貧民,但朝廷遷移他們去台灣,花費較高。”

冒襄這一年以三品下放掛職五品的府司馬,實際幹著個縣丞的差事,但放下心中的那點情緒,努力靜下心來做事後,他倒也漸漸上了道。

台灣道四府,都在爭奪移民,所有府縣官員的第一要務就是移民和招商,尤其是移民放在首位,所有官吏都被要求招移民,並且列入考核,還是考核第一要求,還要求他們動員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來移民。

沒有人一切都休談。

但移民也是有成本的,得去內地招人,越遠成本越高,要包路上吃用,還有船費,到了後還要有安家費,新移民到了大多是窮人,沒有能力直接定居墾荒,還得先在屯莊結社屯墾,但這些官營屯莊,招來了人,也得準備耕牛、種子、農具,墾荒也得修水利等。

甚至還要跟台灣土著藩人爭鬥。

都是成本。

一開始都是直接招那些戰亂饑荒中的流民,他們餓的活不下去,隻要能有口吃的,別說運去台灣移民,就是拉去南洋當豬仔他們都會願意的。拉到台灣後,直接就提供些口糧,然後就集體墾荒。

他們都是官營莊園的佃戶,墾的荒地還是官府所有,收獲的糧食還能收起地租,這種移民墾荒,台灣的官府還有的賺。

但中原安定,這種免費的流民沒了來源,隻能跟中原搶人,用跑馬圈地吸引內地無地的貧民過去圈地墾荒。

但越來越不好招,得包船費,包路上吃用開銷,甚至到了台灣後還得安置。

台灣現在一窮二白,田地等還搞免稅等,財政沒錢,雖然有中央特別移民專項拔款,但也數量有限。

各地想要大量移民,還得另想辦法。

冒襄的辦法就是官府力量不夠,那就借助民間力量,現在不找那些窮人們移民,現在找富人移民,找那些士紳地主豪強商賈們移民。

因為他們有實力,不需要朝廷負擔移民費用,朝廷隻需要給政策條件。比如給予他們更多的圈地額,允許他們圈占更多土地墾荒,甚至是允許內地的士紳商民們組成商屯,以商號的形式招佃過來墾荒。

反正現在台灣到處是地,缺的是人。

而且台灣的氣候很好,適合種甘蔗和棉花、煙草等,內地現在對種植經濟作物是有一定限製的,完全可以招商過來商屯,不用官府增加開支,能引來人開墾種植。

種植這些棉花、甘蔗、煙草等,又來再發展初級加工產業,榨糖、紡紗、煙絲等等,還能提高稅收。至於人手,讓他們自己招佃,或是直接買奴隸來經營農莊。

先開發了再說。

而如果有中原的士紳地主,願意過來移民發展的,自然是更好了,他們有實力,可以自己運來耕牛、農具、種子,甚至能夠買來奴隸,招來佃戶,能夠開墾更多荒地。

“我們需要做的就兩個,一個是放開政策限製,允許他們商屯,允許百姓墾荒更多地,其次就是給予稅賦上的減免,比如新墾荒地,給予更多年限的免稅。而對榨糖、紡紗等作坊,也應當給予更多稅賦減免。”

“雖然暫時會減少稅賦收入,但台灣首先還是得要發展,發展起來了,再收稅也不遲。”

水田種稻,既能自給,還能銷往內陸。而其它園地,種植甘蔗、棉花、煙草、茶葉等,既不用占用內地寶貴的耕地,還能帶動台灣發展。

把台灣的農業定位於內陸原材料產地,能有很大的成本優勢,利用土地和政策的優勢,發展大麵積的經濟莊園,大片種植,甚至采用奴隸、雇工種植,提升產能效益。

他還提出了開山,開山是專在台灣南中北修建三條連貫東西的道路,穿過高山,連通東西部,修建驛路,既加強聯係,也借此加強對土著藩人的控製,甚至還可借此開發山中的礦場等,還可向土著收購鹿皮、樟腦、藥材、木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