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03章 老當益壯阮大铖(1 / 2)

日頭高照。

行在紹興,一處頗為典雅的園林中,阮大铖打著哈欠卻剛睡醒。

伸個懶腰打個哈欠,轉身卻又靠著枕頭上眯了起來。

兩個十四歲的漂亮丫頭聽到響動,輕輕踮著腳步如貓般進來,在門口探頭看了眼,看到老爺已經靠坐在那,便一起過來服侍起床。

清秋沏上一壺茶,“老爺昨個又寫劇本到半夜,今個怎麼卻起這麼早?”

凝冬則取來一件綢衫準備為阮大铖換上,“老爺昨晚思緒如何,寫了幾出劇?”

阮大铖睜開眼睛,先接過茶漱口。

“老爺我老了,不行了。”他又接過一杯茶潤喉,“猶記得崇禎六年春我為迎叔公致仕歸鄉,特作春燈謎劇本,隻用了一個多月,便把三十九出,五萬餘字的春燈謎劇本完成,家叔茲園公看後非常欣賞。”

阮大铖說起往事,還非常得意。

回想往昔,崇禎六年的時候,雖然他還是被永不錄用,但人年輕,依然憑著聰明的腦袋,和廣闊人脈關係,混的極好。

“可不是呢,茲園公也是戲曲大家,但老爺這出春燈謎一出,可是得茲園好極高評價的,多少書商、戲班爭相要購買,後來一經排戲演出,更是引的無數觀者稱讚,人人叫好呢。”丫頭清秋一邊熟練的倒茶,一邊恰到好處的拍著老爺的馬屁。

他們所說的茲園公,是阮大铖的叔公阮自華,阮氏家族是安慶名門士族,阮自華乃嘉靖閩浙巡撫阮鶚的兒子,阮鶚抗倭有功,但貪婪斂財,後被彈劾,因與嚴嵩父子關係好而免於重治。

阮自華萬曆中進士,在崇禎初以福建邵武知府任上致仕歸裏,他回到安慶老家後,招募伶人,創辦家庭戲班,以昆曲、弋陽腔等自娛,還成了當時江南最有名的私人戲班。

阮大铖當時為了討好這個叔公,便用了個多月創作出了春燈謎這個劇本。

阮大铖也確實是有本事,創作戲曲劇本對他而言不過是罷官後閑餘之作,但卻達到當時最頂級的編劇水平,他創作的代表作牟尼合,僅用十六天一氣嗬成。長達四十六出的雙金榜,也僅用二十餘天。

其它如燕子箋、忠義環等劇本,也都是一氣嗬成,並且還本本大賣,一經上演就成為當時最火爆的新劇。

但對阮大铖來說,戲劇隻是他貶官後用來自娛自樂,順便賺點稿費的業餘而已,在他年輕的時候,他一心科舉,還能寫詩作賦。

在他很年輕的時候,他的詩已經被稱為是明朝詩人中登峰造詣集大成者,許多人都說讀明詩必先讀阮大铖之詩。

甚至當時許多人都稱讚阮大铖是五百年不見的絕世天才,他的詩甚至被許多大家稱讚集王維孟浩然等於一身。

簡直就被捧為大明第一詩人。33小說網

當然,這也並不全是吹捧,雖然阮大铖名門世宦,一門出了許多進士舉人,眾多在朝為官,而他也曾拜東林領袖為師,在東林黨中稱為俊傑。士林中也自然是人人吹捧,但真本事也確實是有的。

阮大铖的詩,從年輕到老,詩寫的是越寫越有水平,他的詩裏,有早期寫的江南風光清麗,有士大夫們的閑適生活,也有後來寫關於北方不休的戰亂,中原毀於戰火的慘狀,可以說,他的詩描繪了整個晚明景象,且很有深度水平。

不過阮大铖此人,這輩子最大的理想就是當官,當大官,當首輔。所以不論詩詞也好,戲曲也好,不過是他的業餘愛好,頂多是用來提高自己在士林、官場中名聲的敲門磚而已,他無誌於此。

隻是年輕氣盛的阮大铖最終還是在北京碰了壁吃了苦頭,為了爭一個吏科都給事中的職位,最終把自己從東林黨繼承人變成了閹黨逆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