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12章 吃人(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然後這個采辦的問題就更大了。

本來庫子工食銀一兩,一年十二兩,但是要負責采辦,這項開支卻高達四百兩,這不坑爹嗎?

但事實就是這麼離譜,大量的役,都是非常害民累民的,你就算不折銀,你自己去應役,一樣負擔極大,甚至可能更高。

衙門裏各種各樣的役,僉選點派,隻有部份役是沒耗銀的,比如門子,但絕大多數都有耗銀,耗銀主要是來自買辦供送,就是你假如當一個庫子,一個月一兩銀,你點選到了這差事,然後你交銀子替差,可采買任務是個坑,仍要你負擔,耗銀幾十倍要幾百兩。

到後來,許多衙門的役,其實已經整合起來,就是統一計算,所有這些役雇人一年需要多少錢,然後額外的采買等需要多少耗銀,全加一起,最後再均瑤攤派嘛,這樣其實更先進一些。

負擔也相對平均,不會你的役折幾兩,他的幾錢,那個又幾十兩。

但明朝徭役害民,是相當變態的,他的役是非常複雜的,比如按戶籍來分役,不同的戶籍得承擔專門的役,再比如各種役層出不窮是不固定的。

甚至可能一條鞭法裏已經把這役統一征收了,然後沒多久又恢複加征這個役。

再比如大戶要承擔的糧長等役,反正說到底,造成這一切的根本,一是明初朱元璋這個總設計師,設計時有問題,製度上有許多先天缺陷。然後更大的問題是,明朝表麵上正稅很輕,然後又把這地方收取的稅賦,絕大多數都起運上繳了。

地方沒有多少留餘,而地方官吏的俸祿又定的非常之低。

不僅說官吏們靠俸祿養不了家糊不了口,連辦公經費都不足,更別說要維持一個地方官府需要的一眾人手,以及地方辦一些工程項目等更是沒半點錢。

於是不管幹什麼,都要征發百姓當差,這百姓去當差,免不了被官員剝削壓榨,甚至影響農時生產。

於是後來搞折銀代役,但官府又借機撈錢,於是瑤役更重於稅賦,百姓苦不堪言。

朝廷不知道這些嗎?

知道,但就是不改。

因為改就得從祖製開始改,而沒有一個願意動祖製,大家甚至也習慣現在這套糊裏糊塗的製度,混水好摸魚嘛。

均瑤役後又裏甲役,裏甲役外又雜泛役,銀差力差無窮盡。

“諸公,我剛看到海剛峰記錄說嚴州府富春驛館有館夫五人,每名工食銀一年十兩,總共五十兩,然實際用銀卻要六百餘兩,館夫本隻負責答應奔走,並不負責驛站的各項開支,但實際卻攤到他們頭上,增加十多倍。”

一個民戶若是輪到這館夫的銀差,一下子增加十來倍負擔,可知道有多害民。

反正這種事情太多了,甚至明朝幾百年來沒半點變化。

“諸公,徭役累民,負擔遠遠超過稅賦的數倍矣,民不聊生啊。”

本來氣勢洶洶想來找監國討教的一眾大臣,沒想到剛見麵,就被拋了這麼一個深底問題,把大明最後一點摭羞布都扯下來了。

“海剛峰嘉靖年間就把這些問題寫的明明白白,可時至今日,不管是一條鞭法,還是什麼法,都沒能解決地方上的這些問題,孤來嚴州後,仔細訪查,發現問題比這書上寫的還要觸目驚心。

“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衛所也早沒人了,你們知道嚴州府的田地,都在哪些人手上嗎?你們知道現在糧價多少一石嗎?又知道一個小丫頭賣多少銀子嗎?”

“再不正視這些問題,並馬上改變,不用韃子來,我們自己也還得亡!”

他揚著興革條例,“孤細讀了七天這本書,字數不多,但裏麵看到了兩個字,吃人!”

“每一頁都沒寫吃人二字,但每頁都在記著吃人的事。”

“百姓忍了二百多年,已經是非常能忍了,可孤看了都忍不下去啊。”

“改,必須得改,馬上就改,不能再猶豫片刻,不能再等下去了,已經火燒眉毛了。”

劉宗周路上想好的無數話語,此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宋之普、祁彪佳等大學士也是一樣。

“孤總結了一下,地方上的主要問題有幾點,首先就是田地兼並嚴重,其次是士人濫用優免條例甚至抗稅不繳,然後便是稅賦起用過高留存地方太少,第四是官吏俸祿過低經製編額太少,”

“最重要的一點,是瑤役名目太多,征收過重,必須得簡化,得減輕。一條鞭法才幾十年,當年合並掉的瑤役雜稅又出現了,甚至更多了。”

“問題孤提出來了,現在你們來告訴孤,如何解決?”

“說吧!”

朱以海望著眾臣。

。您提供大神木子藍色的海上升明帝起點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