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64章 拆襄毀樊清鄉野(2 / 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早年間就因為百萬流民湧入鄖陽山區墾荒,所以後來朝廷才特設了這麼一個鄖陽撫治,崇禎以來,鄖陽地區更是成為農民軍的聚集之地,打了十幾年,人口銳減,甚至大量山田荒蕪。

雖然許多襄樊的百姓並不願意搬去山區,可此時的搬遷並不真的是自願。

殘酷的戰爭,使的許多東西沒那麼自由了。

鄖陽想長久堅守,需要糧草,需要器械,需要農民需要匠人,所以他們得想辦法弄去更多的人,而把襄陽的人口遷走,還能使這邊難以恢複,讓清軍就算過來重新占領,以後短時間也無法自給,得從其它地方調運糧草供軍,這都會加大困難,遲緩他們對鄖陽的攻勢。

戰爭時期,一切以戰爭為主。

當然,也有很多人願意去鄖陽,主要都是一些遭受戰爭摧殘的百姓,他們跟難民沒什麼區別,他們寧願跟著去鄖陽山區墾荒屯田,也不願意再留在這個地方,這裏是四戰之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意味著這個地方百姓太難生存了。

在文安之的主持和堅持下,襄陽這裏一萬多兵,雖然還仍是打著鄖陽忠開營的旗開,但卻已經在全麵模仿禦營。

比如說繳獲的錢糧鎧甲等都歸在糧台,而不是將領們私分私有,另外士兵們也入冊,按名發餉,有固定的糧餉,軍官們有軍官的俸祿,甚至有親兵名糧等補貼。

文安之在盡量讓這些兵走上正規,連營伍編製也采用禦營的,五百戰兵加一百八輔兵一營。

一開始劉調元等堅決反對,認為這樣搞根本難以維持下去,哪怕發半餉,一個營一個月也得一兩千兩。

一個輔兵一個月給三兩銀子?半餉一兩五,有必要嗎?甚至根本沒必要在軍中設輔兵,行軍到哪,哪裏臨時抓民夫就好,管頓飯就行。

但文安之堅持,並說現在手裏是有糧餉的,可以維持,至於以後,也可以想辦法。

甚至新招的兵,哪怕是那些收編的降軍,都每人給了二兩銀子的安家銀,不過這些銀子掏出去後,效果確實很好,那些新兵都很積極了。

“拆吧,拆吧。”劉調元也不堅持了。

於是襄樊這裏出現了非常壯觀的一幕,漢江上無數大小船隻甚至木排,滿載著各種物資家當往上遊而去,川流不息,形成長龍。

而襄樊兩城,則有無數人在拆城牆填護城河,硬生生的把兩座大城,扒出一個個大豁口子,把那湖一樣的襄陽護城河給填出幾條大路來。

劉調元、王光泰諸將,還帶著兵到鄉下去,動員百姓遷往勳陽。

文安之還忙裏抽閑,帶著糧台軍官們到處尋訪窮苦百姓,為忠開營從民間娉得幾千年輕姑娘做士兵新娘。

等到川湖總督羅繡錦從河南趕到時,被眼前的襄樊二城驚呆了。

這跟他幾個月前才見過的兩城完全不同了,到處是豁口的城牆,被填淤塞的護城河,然後空無人煙的村莊,甚至是被填塞的水井,毀掉的橋梁、道路。

襄樊周邊數十裏,連炊煙都看不到了。

漢水兩岸百裏,連隻搖艪都找不著了。

這裏成了一片寂靜的死地!

襄樊兩城,就跟漢江邊死去的兩隻怪獸一般,隻留下殘破的軀殼在江邊上。

。您提供大神木子藍色的海上升明帝起點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