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297章 永鎮台灣(1 / 2)

稻子熟了,金黃一片。

這本是好事,但對於明軍來說,又不是好事。

因為之前對清軍南下最主要的一個應對之策,就是堅壁清野,要把戰場放到蘇鬆等地,放到環太湖地區,以長江、錢塘、東海、太湖、運河為樞紐,利用舟船水師之利,來阻擊南下八旗精銳。

“稻熟了,清軍也有糧了,再想阻滯他們南下,就難了。”

陳潛夫也是一臉凝重,多少百姓在盼稻熟,稻熟了就意味著無數人不用忍受饑餓,甚至在漫長的冬春季節,可以撐過去。

但是清軍大舉南下,這新熟的稻子,也會成為他們的補給。

“咱們跟他們搶收稻子。”

“沒用的,”朱以海搖頭,隻要百姓家裏有糧,清軍就不愁糧食補給,府衙倉庫裏沒糧,他們會從百姓手裏強征。x33xs.com

明軍不可能把所有江南百姓手裏的糧搶走,這做不到也不能做。

現在能做的,隻是盡量的打擊清軍的征糧隊、運輸補給隊。

戰爭受傷最大的還是百姓,明清在蘇鬆展開拉鋸作戰後,百姓傷害更深,但朱以海能因此就不打仗了嗎,就放棄了嗎?

不過清軍戰力更強,如果他們采取呆笨辦法,一次性攜帶足夠多的糧草器械,讓輜重部隊跟隨主力一起行動,那明軍想要襲擊就很難,這個辦法雖然呆笨,雖然成本高的多,但卻還是能夠支撐他們一路南下到杭州到紹興去的。

正麵打不了,隻能換家,繞到他們後麵去打了。

你主力也就這麼多,你南下,我就北上。

互相傷害吧。

“讓百姓盡量把糧食藏起來吧,要不然這個冬天會很難過的。”

“殿下,如今許多江南百姓棄地,背井離鄉逃到浙閩,甚至是進入太湖島上,東海島上,各地山區去,崇明那邊上報,如今幾個沙洲上人口總數已經超過了五十萬,人滿為患了。”

朱以海聽到這個消息也隻能感歎,戰爭是如此殘酷無情,逼迫著百姓無家可歸。

“盡量安置,把一些人口轉到舟山、玉環、象山等地去,另外,崇明幾沙也可以多弄些工坊,做為我們長江口這個北伐前沿要塞。糧食不夠,就從後方船運過來。”

明末時,崇明幾島就有二十多萬人口了,島上田地不少,收成是不錯的,各沙洲的耕地其實不少,而且可供圍墾的灘塗也多,除了潮土、鹽土無法開墾耕種,其它沙洲都可圍墾,隻要先圍堤再墾種便可,可供圍墾的地有五六十萬畝之多。

若是全部開發、耕種,崇明諸沙能得百萬畝耕地,雖然要達成這個數字,圍墾工程不小,但說明潛力很大。

何況崇明又不完全依靠農業,他處於長江口,聯通兩岸,本身漁業、鹽業也很發達,運輸船業也很厲害,完全可以進一步發展。

更別說現在做為抗清軍事前沿要塞,還能成為造船、軍工產業基地。

曆史上鄭成功都曾經想以崇明為抗清前線基地,後來在兵敗南京後才轉而去打台灣,當時的台灣雖大,但在鄭成功的眼裏,可比崇明差遠了,連廈、金島都遠不如。

因為明末崇明二十餘萬人口,還依托著長江兩岸巨大的人口,潛力巨大,但台灣孤懸海上,除了那些桀驁不馴的島番,便是在島上殖民的荷蘭人西班牙人等,甚至那些山地生番還出草吃人。

早在鄭芝龍以前,他們就曾經在島上進行過移民墾荒屯田,但耗費許多,收獲卻不大,對於注重效率的海上勢力們來說,這玩意太費力又不討好了,還不如在沿海隨便找個島占了,搞走私貿易等,效益高的多。

鄭也是後來在大陸的接連失利,才被迫轉往台灣的。

朱以海現在也沒精力開發台灣,但也已經跟鄭芝龍跟張肯堂以及何騰蛟有提到過此事,讓他們先派些人過去,與當地土人、荷蘭殖民者等先接觸交涉,做好前期的情報搜集,地理水文信息掌握。

等將來時機成熟,肯定要上島的,他甚至已經先一步地圖開疆,設立了台灣府,隸屬福建,朱以海鼓勵鄭氏去收複台灣,甚至他給鄭芝龍許諾,若鄭氏為朝廷收複台灣,開疆拓土,那麼朱以海將授封鄭氏永鎮台灣,就如黔國公沐氏永鎮雲南例。

甚至暗示封國公。

這其實就是相當於半個王爺藩鎮。

又許諾台灣將來設市舶司海關,由鄭氏兼管。

這條件可以說是非常驚人的,鄭氏一直想要的既是獨霸東南海上貿易之利的收益,又想要更高的政治地位,以保證這份權益的傳承。

而現在朱以海給他鄭芝龍開出這條件,既是讓他去開拓台灣,更是有意要讓鄭氏出海,以此幫助何騰蛟、張肯堂他們把福建收歸朝廷控製。

以台灣換福建,鄭氏芝肯定不太甘願,但朱以海還有後續手段,就是同意把廈、金也交給鄭氏,甚至把福建市舶海關這些交給他們管,那鄭氏就要好好考慮了。

畢竟這樣的機會難得,隨著朱以海在北方勢力越來越強,守著福建的鄭氏也就漸漸的處於下風,再者鄭氏雖壟斷海貿,但他也不過是趁著崇禎自縊後的朝廷崩潰,而短時間的控製福建,甚至也還沒能真正控製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