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63章 土國寶的明悟(1 / 2)

雪飄飄灑灑,蘇州城外白茫茫一片。

蘇州城北二十裏,滸墅關鎮。

禦營右廂在此立大本營,不過此處雖名關,卻並不是如雁門關、山海關、潼關那樣的險要關隘,既無雄關,亦無隘口,所謂關,其實是鈔關。

這裏位於京杭大運河東岸,蘇州城北,素有江南要衝地,吳中活碼頭之稱,大明宣德四年,設滸墅關於蘇州長洲縣滸墅鎮,到明末時,這裏早已是大明七大鈔關之一,被稱為吳中第一大鎮。

有句俗語,先有滸墅關,後有蘇州城。

這是始建於秦始皇南巡的千年古鎮,秦始皇看見有隻白虎蹲在虎丘,追了二十裏愣是沒追上,它消失的地方正是滸墅關,所以秦始皇名命此地虎疁。

到了唐代,避諱虎,於是改名許疁,到了五代十國時,又避諱吳越王錢鏐,改名滸墅。

不過現在這裏被叫做(xu)墅關,原因也很簡單,上次北伐時,朱以海路過此地,看到古鎮前立的碑,當時樹蔭摭住了三點水,隻看到了許墅關三字,脫口念出,於是後來便把這滸墅關,就直接改叫為xu音了。

陸遊當年經過蘇州滸墅關時,這裏其實也還叫許市,所以朱以海倒也不完全錯了,陸遊還寫了首詩,發楓橋,曉過許市,居人極多。

宋代時,許市已經是一處熱鬧的集市,而到元朝開鑿京杭大運河後,滸墅關更是一躍成了南北往來要衝,史稱上接瓜埠,中通大江,下彙吳會巨浸,以入於海,號稱十四省通衢之地,船來貨往,那真是門泊東吳萬裏船。

也因此,明朝在此設立鈔關,成為大明七大鈔關之一,每年關稅頗豐。

土國寶帶著楊國海、曹虎兩個親信大將和一隊家丁騎馬走在茫茫雪地,看著那座熱鬧的滸墅古鎮,如今變成了森嚴的明軍營壘後,也隻得無限感慨。

他在蘇州時間不長,但從這裏可是撈了不少銀子。

雖然滸墅關在七大鈔關裏不如占首位的山東臨清關,臨清關一年的鈔稅,居然比山東全省的稅課銀還多,而且不僅是多,還多的離譜,高達十餘倍。

土國寶曾經把滸墅關當成他的搖錢樹,甚至他的標營還長駐了兩個營在這裏,南來北往的商船貨物,都要被他抽稅,這是在正常關稅之外的,全進他私人口袋。

而現在,這搖錢樹卻成了明朝占有了。

“聽說明軍在此設立了厘金局,不僅對過往商船貨物征收關厘,也對鎮上的商鋪征收市厘,那些絲織等工坊也要征收產厘。”楊國海道。

土國寶撇撇嘴,“現如今運河都封凍了,運河上的船運,都停了。運河上跑的都是冰車,更何況現如今江南糜爛,這哪還有什麼商貨運輸,這厘金也征不了多少吧?”

“舅父可想差了,滸墅關現在比之前還熱鬧呢,鹽、茶、糧、布這幾樣大宗商貨,現在都彙集到此,整個蘇州府,現在就數這裏最熱鬧了。”

再戰亂,可百姓也得吃鹽,也得吃飯,也要穿衣,仍是有需求的。

滸墅關現在明軍控製下,十分安全,又有秩序,禦營口碑好,能保證交易安全,而且雖說要征收工商市稅,還要抽厘金,但一切都是明著來的,甚至反而還杜絕了之前的許多陋規,少了許多勒索等。

相比起過去,更有利可圖。

原本死氣沉沉的蘇州市場,因此又活躍了起來,因為戰爭而蕭條的經濟,反而在這裏火熱起來,大家在這裏互通有無,甚至迫切的想把手中的手工商品交易出去。

“聽說他們日進鬥金呢。”楊國海十分羨慕甚至妒忌,他現在也是參將銜了,但還是喜歡忙著到處撈偏門搞走私。

但跟明軍一比,他這走私買賣就顯得小氣了些。

“現在兩淮兩浙的鹽場,基本上都已經被明軍控製在手了,他們一手握著鹽,控製著灶戶鹽丁,一手抓著鹽,然後迫使鹽商們都在他們那交銀取引領鹽,他們還主動降低了鹽稅鹽價,不設鹽區專商,搞的現在這鹽啊滿天飛。”

“販鹽有利可圖,又無壟斷,誰不想去買鹽來販,那些大鹽商們雖不滿,卻也無法製止。”

過去專商專區專賣,鹽商們劃片行銷,壟斷銷售,暗裏夾帶私鹽,導致鹽稅雖高,但鹽稅實際流失嚴重。

肥了鹽商,也肥了那些地方官員們,卻唯獨讓朝廷損失了稅收,甚至百姓還得吃高價鹽,現在明軍這樣推新鹽法,打破鹽商身份和鹽區的壟斷,提供源源不斷的鹽,打壓市場鹽價,百姓吃上便宜鹽,明軍還收到了足數的鹽稅,在這種新政下,現在基本上沒什麼私鹽買賣了。

一是鹽的源頭被控製了,二是銷售上不設限製了,販鹽利潤雖不如前,但仍是個高收益行業,無數人湧入,沒有壟斷,也就不需要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