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379章 杭州八旗劫難逃(1 / 2)

紹天二年的正月,朱以海過的很不順心。

關中戰場成了他的一個心病,日夜提心吊膽,搞的他失眠多夢,經常夢到明軍大敗,一潰千裏,大好局麵葬送。

可人遠在南京,相距西安何止千裏。

現在從南京到西安的消息傳遞,是從南京沿江到九江,再到南昌經袁州到長沙,然後走洞庭湖南麵經常德到夷昌,再北上鄖陽,再沿漢水到漢中,然後棧道到鳳翔,再到西安,這一圈繞下來,足有五千裏。

就算再怎麼水陸快馬加鞭,一來一往都需要半個月。

好在關中雖然失控,但蜀中卻好消息不少,張獻忠接受了招撫,起碼是表麵上接受了招降,大明川軍和西營停止了戰鬥。

張獻忠仍據有成都等五府之地,雙方劃線停戰,互不相犯,開啟談判。

雖然很快文安之又奏報,說張獻忠正在成都等地到處搶掠財寶,收集糧草,開始調兵川北,隨時有入漢中之意。

但朱以海仍然不慌。

起碼現在川中停戰,川軍開始整編了。

川陝兩地,能有一地在控製之中,總還算不幸中的萬幸。文安之、李赤心、王光恩、秦良玉都開始在調動兵馬,奔赴漢中,至於最後到底是清軍先入漢中,還是明軍先入漢中,又或張獻忠先入漢中,這個現在倒是未知。

最壞的消息是清軍大敗關中明軍,趁勝殺入漢中,占據這個戰略要地。

其次是張獻忠搶先一步入漢中,但這不算最壞的,萬一真讓張獻忠搶了先,朱以海則已擬計劃,給文安之也傳了旨意,真要如此,那就讓文安之秦良玉他們趕緊把成都等五府給先奪回來,把張獻忠堵在四川之外,讓他跟清軍先一爭長短。

好消息當然是明軍搶先一步占據漢中,甚至關中的明軍隻是失利,並不會大潰,仍保全主力,若如此的話,那可就真是萬分幸運了。

當然,朱以海對此也不抱什麼希望。

等到正月過完後,朱以海的重心開始轉回江南,再無心息去對關隴漢中之地胡思亂想了,因為此時江南局勢也已經有了新的變化。

江寧城裏的嚴我公倒是跟他相安無事,兩人甚至還能經常暗裏見見麵聊天喝茶。

朱以海在江寧、鎮江、揚州練兵,打造軍械等,嚴我公在江寧城裏繼續肅清那些漢奸走狗,以守城為名,借著清理奸細的由頭,除掉了許多投降派、漢奸等,砍了很多漢奸頭,抄了許多投降派的家,大批的銀子又以贖城銀的名頭送到了朱以海手裏。

嚴我公也一邊在城裏練兵,他的標營現在擴編至一萬人,也一樣日夜操練,江寧外麵看著好像隨時失守,實際上嚴我公的標營訓練雖辛苦,但待遇不錯,賞賜不斷,而且糧食得到保證。

江寧城中的人口越來越少。

每天都有大批百姓被嚴我公送出城,一批批的,各行工匠等優先送出城,給朱以海提供了不少優秀人才。

減少的人口倒是也讓江寧城糧食壓力減輕不少。

當然,其實對於不少江寧百姓來說,現在也並沒有出現嚴重饑荒,因為朱以海特意放開了一個黑市,允許江寧百姓來交易。

甚至每隔幾天,還允許城中百姓出城砍柴等等。

總之,百姓的民生雖然有影響,但不至於出現圍城糧盡食人的現象。

不過嚴我公給北京的奏章,卻是一封接一封,一封比一封寫的危急。

他還不斷的給康喀喇、劉應賓、譚泰等這些人去信,讓他們趕緊帶兵來解圍。

······

正月,十五。

元宵節。

應天,茅山下。

珠瑪喇看著初升的太陽,心裏十分焦燥。

他決定帶兩千杭州駐防八旗北上增援江寧後,一直不順利。

珠瑪喇認為救兵如救火,必須得迅速。

所以他計劃是帶上鄭繼武的三千騎兵,湊五千騎兵迅速北上,以日行三百裏的速度,用三天時間趕到江寧增援,以解救危局。

一天三百裏,這個速度對於八旗來說不是問題,他們甚至可以在七天時間裏,奔襲一千五百到兩千裏,展開長途奔襲,甚至還能在奔襲途中連續作戰。

所需要的隻是一人雙馬,攜帶半月幹糧,僅帶一些必要的作戰武器和一些弓箭,不帶多餘物資。

可當他趕到約定好會師的湖州時,在那裏等了三天,都沒等到鄭繼武的騎兵,派人催問,鄭繼武說他的三千騎兵還沒彙集好,說是天氣寒冷,道路雪雨結冰難行。

後來又說他的三千騎兵,馬騾數量不足,無法行軍太快。

總之理由不斷,遲遲不至。

最後等的沒耐心的珠瑪喇隻得決定獨自北上,但已經耽誤了五天,加上從杭州到湖州又用了一天多,等於七天過去了。

不再等鄭繼武的珠瑪喇率兩千騎北上,但接下來的行程也不順利,寒風刺骨倒不是問題,風雪飄飄對這些耐寒冷常見冰雪白八旗兵來說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