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00章 天下通才阮大铖(1 / 3)

起兵還不滿一年,就能取得如此成就,其實已經足夠朱以海自豪了,事實上如今這位紹天帝在文武百官,甚至是士紳百姓心中,那都是有如太祖複生的聖君了。

甚至不少人都認為,崇禎若是有紹天一半的本事,也不至於讓自己走上絕路。若是弘光有朱以海一半的本事,大明也早把韃子打回遼東了,白白浪費了十幾年的好光陰。好在天不亡我大明,出來這麼一個聖明天子。

而在複興報等官媒報紙的輿論宣傳之下,朱以海那更是直接成了神,複社四公子主筆的複興報,筆杆子確實了得,他們直接就是在造神。

雖然朱以海覺得這有些過,塑造的太過高大聖明,但大臣們都覺得如今形勢下,確實需要這樣宣傳,得給士紳百姓們信心。

當然,如今不僅僅是複興報宣傳了得。

阮大铖如今升任浙江巡撫,這位曾經被人稱為大明三百年來第一天才之人,後來也因背叛東林而被斥責為奸賊佞臣,但阮大铖在詩、劇上的造詣,也確實了得。哪怕他並不專注於此,但這位如今重得聖人賞識的家夥,在負責巡撫浙江一省軍政事務的同時,也不忘記投聖人所愛,利用他的天才頭腦和戲劇頂尖水平,利用夜晚的空閑時間,一口氣寫出了數出大劇。

每出劇數萬字到十幾萬字不等,但這位天下奇才通才,卻能夠一天一萬字的寫出數出絕頂好劇。

當他的劇一出,江南的戲班爭相要排演他的戲,各地書店也爭相要刊印他的戲。

更加了得的是,雖然阮大铖寫的這些戲,都是緊扣時事主題,甚至有明顯歌頌稱讚紹天帝的意思,可問題是他的戲確實是寫的好啊。

反正幾出大戲一出,各地好評如潮,無數人爭相傳播,戲班們每次演出,那都是引的無數人圍觀。

就連刊印的劇本,那都在為當下最流行的書,無數人爭相訂購,哪怕是閨中小姐們都愛不釋手,甚至碼頭力工,街上夥計,田間老農,都無不喜愛。

各大報紙也爭相重金求稿,連載刊登。

你家報紙登這出戲,另一家報社必定要爭搶另一出好戲的版權。

時任四川巡按,加翰林院侍讀學士的當代小品大家,同樣有名的文學大家張岱,都在報紙上投稿發表評論,稱其創作的這些劇比他以前成名的那些劇作更佳。

‘本本出色,腳腳出色,出出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

相比起明朝傳統編劇家們,喜歡以唐宋傳奇故事為藍本進行再創作,阮大铖水平更高,他編出來的這些新劇,根本就不沿襲前人,大多都是緊扣當今時事,又取材於自身現實經曆,加上個人遭際感悟,罵世十七,解嘲十三,另鑄新篇,以原創獨現自家的藝術風格。

他的新劇能夠出出都得天下人喜愛,甚至連皇帝都親自點評稱讚,最重要的還不僅是藝術水平高超,而是內容也很了得,不是什麼才子佳人的故事,而是當今亂世下,家國天下的救亡,忠義仁孝價值觀的正麵傳遞。

每出劇的內容上很精彩,絕不虛假空洞。

展現的主題基本上是江山社稷傾頹,天下危亡,國亂民危,其中一些人的貪生怕死,一些人的無原則,但卻又更著重卻歌頌一些救世者。

如紹天帝朱以海,如刺字報國的張名振,又乞丐秀才沈文忠,心懷忠義的樵夫楊伯興,以及各地舉旗抗清的那些義紳壯士,如紹興的鄭遵謙、劉大刀等等,又如徽州起兵的金聲等。

每一個故事,都是在當今時事下的真實故事,裏麵的人物,那都是可歌可頌的英雄豪傑,特別是不少人物,比如說鄭遵謙、張名振等這些人,本來也是當今最受敬重好評的英雄人物,再經過阮大铖這麼一番創作,那就更不得了了。

而且阮大铖高超的地方在於,不僅是寫英雄豪傑,他的劇裏也有諸多細節展現,諸如大明這些年的各種積弊等等,都刻畫的入木三分,無論你是官員還是士紳,又或是販夫走卒,軍戶士兵,甚至是商人奴仆,你都能在他的劇裏,感受到你所熟悉的東西,且這裏麵又有能夠引起你共鳴,讓人拍腿叫絕的東西。

阮大铖的戲劇,甚至就連當今東林的那些大佬們,也都不得不讚歎了得,甚至好幾個人都說,就戲劇的藝術性而言,阮大铖的作品甚至讓湯顯祖都望其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