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02章 縱虎出川(1 / 2)

嚴我公一身新式大明官袍,象征著三品以上重臣的紫袍玉帶,腰間還佩帶了金魚袋,裏麵裝著入宮核驗的金魚,這位讓北京的皇父攝政王都氣的吐血的嚴公,如今在民間成了一個傳奇。

但當皇帝說出要再次北伐時,他很冷靜。

一個多月前還是滿清的內院大學士、江南五省經略,還被韃子封了個世襲一等侯,甚至還是得了一個世管的佐領,這可是實打實領主,一個佐領三百丁,想當年大唐淩煙閣功臣秦叔寶,也不過實封三百戶。

嚴我公比一般的大明官員更了解南北雙方的更多詳情。

他重歸大明後,當過一個月的戎政尚書兼總理處行走,能夠接觸到最頂級的情報。

天下各地無數情報彙總到中樞,嚴我公都感覺猶如霧裏看花,總是看不清真切,更別說憑此做出最合理的決策了。

情報總是真真假假,甚至有的情報是有延遲的,不少情報還相互衝突,不僅嚴我公難以判斷,就是中樞的諸位大學士,各位大太監,甚至如王之仁這等大將,也有時很難決斷。

但皇帝卻總能果決而迅速的做出處置,甚至是高屋建瓴的提前就謀劃部署好了,而這一年來的無數勝利,也都證明這位天子每次做的判斷都很準確,準確到讓人想不明白。

雖如嚴我公有時也會覺得,這可能是因為皇帝比較注重情報收集,情報部門設立的多,有東廠有錦衣衛,兵部有職方司,禦營有采編所偵緝處情報處參謀處等等,皇帝手中得到的情報更詳細,其情報分析能力也更強,所以最終做出的決斷也更全麵準確。

但這其實也不夠完全,嚴我公內心還是認為是天子明睿,非一般常人,對軍事等有超人的敏睿。

這是一位與唐太宗李世民,南朝宋劉裕那樣的武皇帝。

甚至可能還有大明氣運庇護。

沒有人知道,其實朱以海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先知,雖然各種情報紛雜混亂,但對於知曉未來總體走勢的他來說,事先知道了答案,再反過來推線索,自然就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了。

再用這些求證過的情報線索,來填充細節,自然就迷霧盡除。

別人都在迷霧裏摸索著前進,朱以海卻是完全不同。

不過對於朱以海來說,這樣雖然顯得他非常聖明神武,但也會有些壞處,就是大家也免不得有時會懷疑他的決策,畢竟以前對不表明以後也全對,而他們憑手裏並不完全甚至錯誤、矛盾的情報,有時得出的結論會跟朱以海的完全不同,所以有時免不得要反對天子。

朱以海明明知道自己是對的,可有時別人卻難以相信,甚至不願遵從,這讓他很痛苦。

“韃子如今意圖很明確,打算在西線全力進攻,甚至是要以吳三桂這些漢奸帶著漢兵打前鋒,八旗則在後麵一步步跟進,在中線的湖廣安徽,東線的徐淮江南,則明顯是要守。”

“我們不能如他意,得開辟東線戰場,要發揮我們現有的一些水軍優勢,海路攻徐淮山東,牽製韃子力量。”

嚴我公問,“陛下,雖然西安會攻失敗,但西線如今也還不算壞,賀珍等主力未失,奉旨退回漢中整軍後,憑其險固,加上勳陽、川東的官兵,是可以構築防線,阻攔清軍南下的。”

“陝甘這些年飽受天災後禍,如今極度糜爛,清軍想穩固陝甘並不易,若以陝甘為大本營,進攻漢中四川,更無法得到錢糧補充供給,無法支撐其大規模的用兵,清軍若要從陝攻漢,這是不能成功的。”

嚴我公對韃子的部署和底細比較清楚,關中從天啟年間就開始鬧起義,本就貧困之地,太平年月都總是自給不足,這亂了二十年了,各方勢力都在那裏你來我走的亂戰,如今人口銳減,土地荒蕪嚴重。

清軍就算是常期派駐大軍,供給都困難,更別說以此為大本營進攻漢中四川了。

“臣以為,朝廷如今也已經調四川、勳陽之官兵增援漢中,所以隻要後續保證糧草供給,那麼漢中就能守住,清軍也不可能過關。”

在嚴我公看來,清軍在如今這個背景下,想奪取漢中四川,很難。

因為打仗最關鍵的還是錢糧補給,而現在韃子沒這個實力,尤其是關中地區,本就亂戰二十年,去年又剛經曆了一波反正抗清的大潮,哪怕賀珍他們敗了,但陝甘寧很多地方,仍還沒平息。

吳三桂豪格幾萬人馬進關中,糧草都無法補給,談何再進攻漢中四川?

清軍在湖廣雖也還有幾萬人,但現在掌握的情報,不管是羅繡錦還是勒克德渾這些人,一個個都自顧不暇,駐防八旗連馬都快吃光了,他們能守住湖北幾座大鎮就不錯了,哪還有餘力去配合吳三桂?

“朕可以告訴幾位愛卿,西線實際情況不會樂觀,就如賀珍他們會攻西安一樣,看似聲勢浩大,號稱十萬兵馬,可實際上卻根本不是清軍對手。糧草補給確實是個大問題,但隻要清軍攻勢迅速,那麼糧草就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