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04章 以攻代守(1 / 3)

“方今多事之秋,當務之急是籌餉,餉源無非是田賦、丁銀,是漕政,鹽政、關稅、厘金為大宗······”

朱以海現在軍費缺口還很大,銀糧的供給,則關係到禦營諸軍的軍餉、裝備等,更關係到禦營的行營增設,也還關係到京營、省營的整編完善。m.x33xs.com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阮大铖和馬士英如今一人巡撫一省,都是最富裕的省份。

“江南在太平年月,地丁漕鹽關稅,可占到全國三分之一,而浙江省之地丁漕鹽關等,歲入可得江南一半,占全國六分之一強。”

馬士英也是個比較務實的官員,雖然弘光朝廷崩潰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尤其是跟東林黨爭內鬥激烈,但現在朱以海的手下,卻也一改前非,不再搞黨爭內鬥,而是投皇帝所好,專門搞起地方事務,尤其是恢複民生抓錢糧。

江南也就是南直隸地區,如今分為江蘇和安徽兩省,其中僅江蘇省的常鎮蘇鬆太,加上原來浙西的杭嘉湖三府,其向朝廷提供的稅賦就非常驚人。

這還是大明之前工商稅被那些東林為首的官僚士大夫們給搞廢掉了,否則以江南工商之發達,更不得了。

馬士英作為江蘇巡撫,主政一省,接手的是一個被打廢的省,好在鬆江去年就還挺穩定,發展不錯,有個好底子。

如今朝廷在上海又開港貿易,設立市舶司,建立了對外貿易商行等,開始在恢複江南地區的手工商業,鬆江的棉,蘇州的絲,這些可都是非常有名的,在海外貿易市場上也是非常受歡迎的貨物,尤其是日本人那是搶著要,有多少就要多少。

之前受戰亂影響,江南的棉花種植、桑葉種植,養蠶織絲這些都大受影響,現在馬士英提出,在首先恢複糧食種植,加大糧食種植麵積,要保證江蘇省能夠糧食自給並有富餘外,也要盡量恢複棉桑種植,恢複養蠶業,恢複絲織業等。

特別是如今新稅製下,這些手工製造業,可是能夠提供很多的稅賦,更別說還能吸納大量南下難民就業安置。

大明朝中晚期,雖然江南富裕,但也正因手工商業發達,所以導致江南的田地其實大多被用來種植經濟作物了,大量的人口也都進城成了小手工業者,這就導致江南這個魚米之鄉,反而糧食不能自給,得大量領靠湖廣江西的糧食供給。

但他們與陝甘那種糧食自給不足地方不同的是,他們本是糧倉,但卻因為發展手工業商業,而不種植糧食,去種植更賺錢的經濟作物。

現在百廢待興。

馬士英做為江蘇巡撫,很大膽,他沒有說讓江蘇省的田都拿來種糧食,而是製訂了一個較詳細的計劃,在保證糧食自給自足,甚至還得供應南京、禦營一部份外,不完全放棄手工商業,得恢複一些經濟作物的種植,以保證江蘇手工製造業的原料供應。

農業和手工商業雙管齊下,他一個都不想放棄。

“魚與熊掌皆欲兼得,但又豈會簡單?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臣是這樣考慮的,首先當然是不能讓田荒著,其實則是各府縣、各鄉村,甚至具體到各地主、農民,都得按其耕地,劃一道紅線,保證紅線內的糧食耕種畝數,還得保證上繳的田賦本色糧的數量,然後線外的土地,才可以去種經濟作物。

另外,為了提高糧食產量,畢竟如今戰亂之時,糧食亦是非常寶貴,所以我們打算增加山地林地的雜糧種植,多種陛下推廣的紅薯土豆玉米高粱大豆蘿卜等雜糧,這些雜糧不比水稻等金貴,一些山地林地旱地就算缺水,也還是能夠種的,就算收成少些,但種的多,仍然會新增不少雜糧。

紅薯土豆這些雜糧,早年從國外引進來時,一般是當成豬食等種植的,但就算是再差的雜糧,在如今這種戰亂饑荒年代,也能成為救命糧。

百姓多利用園林山地種植些雜糧,那就能多賣些稻米,雜糧也能代替些口糧,保證一家子的溫飽甚至是提高他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