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玄幻 武俠 都市 曆史 科幻 遊戲 女生 其他
首頁

第424章 封疆(1 / 2)

鎮江。

皇帝在瓜洲召見了原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丁魁楚、原福建總督鄭芝龍、原浙直總督沈猶龍幾位重臣。

麵對這三位封疆大吏,此時已經進駐禦營鎮江大營的皇帝朱以海也是心情很複雜,這三人在他起義之初,可以說也是給予了很大支持的,不管其它,就僅是開讀詔書,上表擁賀這件事,就已經是有擁立之功了。

鄭芝龍和丁魁楚的擁立,讓福建兩廣三省大後方形勢明朗,讓朱以海可以在浙東安穩北上。

而沈猶龍、王永祚、屠象美、吳易等在蘇鬆的起義,更是功不可沒。

不過形勢發展到如今,丁魁楚這位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就與時局有些格格不入了,丁魁楚是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老家河南,仕途履曆很豐富。

崇禎四年就已經升任保定巡撫,一方大員,崇禎七年再升戶部侍郎,九年升河北巡撫。此人善事權貴,愛搞小山頭,同年因為清軍入塞他未能抵禦被論罪下獄,兩年後疏通關係,向朝廷交了大筆銀子助餉得以出獄,回老家居住。

在老家期間,發生了同城的原貴州總兵劉超叛亂之事。

劉超叛亂導致河南大亂,河南巡撫王漢也被殺死,朝廷調鳳陽總督馬士英去平亂,丁魁楚便趕緊去投馬士英軍中,獻誘降捕殺同鄉劉超之計,事成之後,馬士英保舉,丁魁楚起複為總督河南湖廣加兵部尚書。

弘光南京稱帝後,馬士英有擁立之功,貴不可及,丁魁楚因結交馬士英,因此便被任命仍總督河南、湖廣,兼巡撫承天、德安、襄陽,還未上任,逢兩廣總督沈猶龍入朝為侍郎,便改任兩廣總督,不久又加兵部尚書銜,此後又兼廣東巡撫。

朱以海之前也特意問過馬士英,馬士英也很坦白,說他跟丁魁楚關係很好,當初也正是因為私下關係好,當河南局勢糜爛時,丁魁楚提出想轉督兩廣,他也是立馬答應。

他召沈猶龍入朝,以丁魁楚代之,兩人一個在朝,一個在外,相互支持。

朱以海監國,得到丁魁楚擁立,很是感激。

此後他南京即位,也還特給丁魁楚加了協理戎政銜,又以平定桂江王叛亂之功,特旨封伯爵。

不過朱以海對於丁魁楚越來越不滿,主要還是因為此人帶甲五嶺,並不太配合朝廷的新政,不論是罷廢衛所,還是攤丁入畝,又或是官紳一體納糧,還是說火耗歸公,開征海關、厘金這些,這個家夥都很不配合。

朱以海屢調嶺南兵,結果他都以無兵無餉推脫,稅賦新政,卻又遲遲不得推行,做為大後方的兩廣,一年多了,也沒上繳多少稅賦錢糧上來。

但另一方麵,丁魁楚卻利用自己的官爵,在嶺南大搞一言堂,甚至借機到處開采礦山,經營貿易。

他深為地方大員,不去推行新政,剔除弊端,卻隻想著撈錢。

最讓朱以海不能容忍的是,他再三下旨,廢除三餉等原崇禎末的各種加征攤派,結果嶺南還一直在征三餉。

朱以海廢除軍戶、匠戶等,統歸民籍,可丁魁楚卻仍然向工匠們征收匠班銀,匠人們本來已經沒了匠籍,轉為民籍後也是攤丁入畝一體納稅的,結果現在還要額外的再繳匠班銀,許多嶺南的工匠都被迫逃亡。

而各地的礦山,丁魁楚更是到處都要插一手,打著朝廷名號征收礦稅,其實就是強行入股。

做為明朝四大工商城鎮之一的佛山鎮,冶鐵業和鐵製品業非常興旺,天下聞名,丁魁楚硬是搞的烏煙瘴氣。

廣西巡撫瞿式耜深得朱以海信任,也十分勤懇忠心,在廣西大力推廣新政,結果反而被丁魁忌猜忌,暗裏阻撓,就怕瞿式耜會搶了他的位置。

甚至內閣大學士何騰蛟奉旨下嶺南督師閩粵後,他還與之矛盾重重。

這人完全把兩廣當成他的私人王國了。

麵對如此情況,朱以海幾次下旨敲打,可他根本就沒當回事,這使的朱以海不得不特派錦衣衛秘使悄悄下嶺南,先秘見督師何騰蛟、提督張名揚以及瞿式耜等,然後借議台灣事務之機,把丁魁楚請進督師衙門。

天使出來宣讀聖旨,直接召丁魁楚入朝。

加封丁魁楚為歸德侯爵,進協理大學士,命他立即入朝。

這沒給丁魁楚留下半點餘地,雖然丁魁楚在兩廣拉攏了許多人馬,甚至與廣西土司關係也很好,他自己也用心打造了五千督標部隊,但是此時卻全都無用。

皇帝出手,不留餘地。

當然,皇帝並沒有要殺他,哪怕他做的許多事情,殺了都活該,可皇帝還是注重影響,反而是明升暗降的這種做法。

他原是伯爵,現在封侯。

原是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協理戎政尚書,加兵部尚書銜,可以說已經是封疆大臣之頂。

朱以海現在加他一個協理大學士,這個職位很特別。

大明內閣大學士皆加殿閣稱,原是三殿兩閣,中極殿、建極殿、武英殿、文淵閣和東閣,朱以海改內閣大學士為一品,新增文昭閣大學士,形成三殿三閣。